扁舟欲动更徘徊,一笑相看病眼开。
事忤贵人今见节,政行豪县众称材。
忽惊岁月侵双鬓,却喜山川共一杯。
落日乱流江北去,离心犹与水东回。
扁舟欲动更徘徊,一笑相看病眼开。
事忤贵人今见节,政行豪县众称材。
忽惊岁月侵双鬓,却喜山川共一杯。
落日乱流江北去,离心犹与水东回。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寄陈宣叔》。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开篇“扁舟欲动更徘徊,一笑相看病眼开”两句,描绘了一种犹豫不决的情景,似乎是在等待或准备启程,但又有些犹疑。同时,通过一笑之间的交流,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理解。
接下来,“事忤贵人今见节,政行豪县众称材”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对于朋友在处理国事上表现出的节制和才能给予高度评价。这里的“贵人”指的是有地位有身份的人,而“豪县”则可能是指一个较大的行政区域。
然而,在欢欣中也夹杂着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忽惊岁月侵双鬓”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飞逝、头发斑白的惊讶和不舍。紧接着,“却喜山川共一杯”则转而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乐观态度,即便是在时光流逝中,也能找到与自然共饮的快乐。
最后两句“落日乱流江北去,离心犹与水东回”,则描绘了一个景象:夕阳西下,河流向北而去,而诗人的心思却依然留恋于水的东岸。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不舍和留恋。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友情、时光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清露凝百草,四海黄叶秋。
游子思故乡,中夜揽衣裘。
起坐不成寐,叹息衔百忧。
久客岂其愿,亦为甘旨谋。
平生少年日,睥睨气食牛。
秉志三皇前,展步狭九州。
乃今已半百,尚有饿冻愁。
生逢圣明代,不忍弃田畴。
折节众士底,足为妻嫂羞。
伯乐尚未遇,焉知非骅骝。
观其楚越集,迥觉出辈流。
有如阅武库,森然见戈矛。
近者咸兴作,无乃或暗投。
五车空拄腹,一饱岂易求。
不如临洮子,匹马万户侯。
遇合各有时,莫笑东家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