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萦山腰,城郭附山足。
出城一回眺,云散峰可瞩。
磴道何盘纡,迢迢上空曲。
阴晴景则殊,峰峰互相续。
阴崖积铁黑,晴峦淡蛾绿。
中敞玉女居,金碧炫人目。
我闻古玉检,俯拾犹可读。
安得陟其巅,林间踏白鹿。
白云萦山腰,城郭附山足。
出城一回眺,云散峰可瞩。
磴道何盘纡,迢迢上空曲。
阴晴景则殊,峰峰互相续。
阴崖积铁黑,晴峦淡蛾绿。
中敞玉女居,金碧炫人目。
我闻古玉检,俯拾犹可读。
安得陟其巅,林间踏白鹿。
这首清代纪迈宜的《初至泰郡望岱作》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诗人以云雾缭绕的山腰和城郭为背景,通过"出城一回眺"展现出山峰的层次感。他细致地描绘了山径的曲折蜿蜒("磴道何盘纡,迢迢上空曲"),以及天气变化对山色的影响("阴晴景则殊,峰峰互相续")。阴面的山崖如铁般深黑,晴日的山峦则显现出淡雅的绿色。诗人还提及了传说中的玉女居所("中敞玉女居,金碧炫人目"),并表达了对登顶的向往,希望能与林间的白鹿共游("安得陟其巅,林间踏白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泰山的自然之美,同时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和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泰山的敬仰与探索之志。
王郎家住越水东,读书养母越山中。
一朝荐书上藩府,捧檄又逐西征鸿。
去年将命来霅水,日日思亲春云起。
今年重到霅水头,看云思亲双泪流。
自言少小失所怙,鞠育恩深赖慈母。
母兮孝养犹有时,父兮一别终天悲。
当年兵尘暗广路,大母年高发垂素。
山中一月食无鱼,日夕临流心独苦。
跰足弗惮百里遥,六月火云天宇高。
鲜鳞深瓮贮江水,赪肩赤日行蓬蒿。
中途潦水深莫涉,咫尺苍茫失舟楫。
解衣抱瓮身与俱,瓮沉鳞跃身为鱼。
天高茫茫谁与诉,此水终年有人渡。
我闻此语心孔悲,天道幽远谅有知。
君不闻姜孝子,舍侧双鱼出江水。
又不闻王休徵,天寒解衣鱼出冰。
当时传信书太史,至今孝感人间称。
百年几人称孝子,九原有知犹不死。
古来上寿无百年,纷纷泯没谁与传。
王郎有父亦有母,母今白头称节妇。
一门孝节世所无,教子复有瞻云图。
我作歌诗徵不诬,他日太史春秋书。
《题王生瞻云图》【明·童冀】王郎家住越水东,读书养母越山中。一朝荐书上藩府,捧檄又逐西征鸿。去年将命来霅水,日日思亲春云起。今年重到霅水头,看云思亲双泪流。自言少小失所怙,鞠育恩深赖慈母。母兮孝养犹有时,父兮一别终天悲。当年兵尘暗广路,大母年高发垂素。山中一月食无鱼,日夕临流心独苦。跰足弗惮百里遥,六月火云天宇高。鲜鳞深瓮贮江水,赪肩赤日行蓬蒿。中途潦水深莫涉,咫尺苍茫失舟楫。解衣抱瓮身与俱,瓮沉鳞跃身为鱼。天高茫茫谁与诉,此水终年有人渡。我闻此语心孔悲,天道幽远谅有知。君不闻姜孝子,舍侧双鱼出江水。又不闻王休徵,天寒解衣鱼出冰。当时传信书太史,至今孝感人间称。百年几人称孝子,九原有知犹不死。古来上寿无百年,纷纷泯没谁与传。王郎有父亦有母,母今白头称节妇。一门孝节世所无,教子复有瞻云图。我作歌诗徵不诬,他日太史春秋书。
https://shici.929r.com/shici/IVYJfR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