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封昔将相,今为居者田。
子孙已皂隶,表字犹如椽。
樵斧及松栝,凉荫愁夜鹃。
其下禾芄芄,风色故相妍。
松栝无根株,禾叶过人肩。
盛衰视气化,安问愚与贤?
崇封昔将相,今为居者田。
子孙已皂隶,表字犹如椽。
樵斧及松栝,凉荫愁夜鹃。
其下禾芄芄,风色故相妍。
松栝无根株,禾叶过人肩。
盛衰视气化,安问愚与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变迁与自然景色交织的画面。诗人以崇高的官爵昔日的辉煌开篇,如今却成了寻常人家的田地,暗示了世事沧桑和人事更迭。子孙后代已沦为仆役,祖先的名字依然如屋梁般高大,但家族的荣光已逝。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砍柴人的斧头触及松栝,以及夜晚松林中凄凉的杜鹃啼声,渲染出一种凄凉与哀伤的氛围。田野中的禾苗虽然茂盛,但在风中摇曳,展现出自然之美,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
最后,诗人感慨道,事物的兴衰取决于气数的变化,而非个人的智愚,这是一种对命运无常的深刻理解。整首诗寓言性强,借景抒怀,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八字桥边春水平,三家村里亦清明。
女郎鼓棹归来晚,却被风光赚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