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刹瞰林丘,逢僧信宿留。
风帘乘月卷,露簟犯凉收。
宿鸟微喧曙,明河澹泻秋。
一经空寂境,人世漫沈忧。
香刹瞰林丘,逢僧信宿留。
风帘乘月卷,露簟犯凉收。
宿鸟微喧曙,明河澹泻秋。
一经空寂境,人世漫沈忧。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芙蓉峰时所见所感,充满了静谧与禅意。首句“香刹瞰林丘”以“香刹”指代寺庙,俯瞰林丘,营造出一种高远而宁静的氛围。接着,“逢僧信宿留”写诗人遇到了僧人,留下了过夜,暗示了与佛门的亲近。
“风帘乘月卷,露簟犯凉收”两句,通过“风帘”和“露簟”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夜晚的清凉与静谧,月光轻拂,微风轻卷,露水凝结,凉意袭人。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既描绘了自然景象,也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平静。
“宿鸟微喧曙,明河澹泻秋”则进一步描绘了黎明前的景象。宿鸟的轻微鸣叫,预示着天色将明;而“明河”即银河,其“澹泻秋”则暗示了秋天的宁静与深远。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转,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最后,“一经空寂境,人世漫沈忧”点明了主题,诗人置身于空寂的环境中,心灵得到了净化,远离了尘世的烦恼与忧虑。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主题。
太白蚀金方,蚩尤出辽野。
右卫已土崩,左贤气腾瓦。顷来石州破,䪍蔽日舍。
城中无虚井,儿女血涂赭。
叹息问边人,问罢泪如洒。
简子攻卫城,居身犀蔽下。
行人烛横戈,陈其先君者。
大将爱其身,胡能驱士马。
翩翩谁家子,龙虎姿态扬。
白马全络头,翻身绿沉张。
驰至射熊馆,一发下双鸧。
马上赋豪士,悲歌声琅琅。
途乖淹郡县,矢心系名王。
春风国士老,秉耒耕于乡。
吾贱不能举,把袂涕沾裳。
玉兔光回,看琼流河汉,冷浸楼台。
正是歌传花市,云静天街。
兰煤沉水,澈金莲、影晕香埃。
绝胜□,三千绰约,共将月下归来。
多管是春风有意,把一年好景,先与安排。
何人轻驰宝马,烂醉金罍。
衣裳雅淡,拥神仙、花外徘徊。
独怪我、绣罗帘锁,年年憔悴裙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