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秋正满,乘兴一登台。
万顷浮天出,孤峰拥日来。
湖山谁作主,忧乐世需才。
且纵登高目,临风共举杯。
洞庭秋正满,乘兴一登台。
万顷浮天出,孤峰拥日来。
湖山谁作主,忧乐世需才。
且纵登高目,临风共举杯。
这首清代诗人黄秀的《九日登吕仙台》描绘了秋天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登高之情。首句“洞庭秋正满”展现了洞庭湖在秋季的丰盈景象,秋意浓厚。接着,“乘兴一登台”表达了诗人兴致勃勃地登高望远的心情。
“万顷浮天出,孤峰拥日来”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绘湖面广阔如天空倒映,而孤峰挺立,仿佛簇拥着升起的太阳,画面生动而富有动态感。诗人借此寓言世间万物的更迭与自然的壮观。
“湖山谁作主,忧乐世需才”则转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暗示天地间湖山虽美,但世间兴衰仍需有贤才来引领。最后,“且纵登高目,临风共举杯”诗人以豪迈的气概,表达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期待能与志同道合者共享此情此景,共同畅饮,寄寓了对友情和人生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开阔,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展现出清代文人墨客的登高怀远之志。
雨叶风花日夜稀,一杯相属竟何时。
空虚岂敢酬琼玉,枯朽犹能出菌芝。
门外吕梁从迅急,胸中云梦自逶迟。
待君笔力追灵运,莫负南台九日期。
兽在薮,鱼在湖,一入池槛归期无。
误随弓旌落尘土,坐使鞭箠环呻呼。
追胥连保罪及孥,百日愁叹一日娱。
白云旧有终老约,朱绶岂合山人纡。
人生何者非蘧庐,故山鹤怨秋猿孤。
何时自驾鹿车去,扫除白发烦菖蒲。
麻鞋短后随猎夫,射弋狐兔供朝晡。
陶潜自作《五柳传》,潘阆画入三峰图。
吾年凛禀今几馀,知非不去惭卫蘧。
岁荒无术归亡逋,鹄则易画虎难摹。
山风古道,海国轻车,相逢只在东瀛。
淡薄秋光,恰似此日游情。
休嗟鬓丝断雪,喜闲身、重渡西泠。
又溯远,趁回潮拍岸,断浦扬舲。
莫向长亭折柳,正纷纷落叶,同是飘零。旧隐新招。
知住第几层云。疏篱尚存晋菊,想依然、认得渊明。
待去也,最愁人,犹恋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