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袂不胜情,犀舟击汰行。
倦游无万里,惜别有千名。
春草凄凄绿,江枫湛湛清。
金陵多丽景,此去属兰成。
掺袂不胜情,犀舟击汰行。
倦游无万里,惜别有千名。
春草凄凄绿,江枫湛湛清。
金陵多丽景,此去属兰成。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深情和不舍,以及对友人南征壮志美好的祝愿。
“掺袂不胜情”一句,形象地描绘出难以抑制的情感之重,"犀舟击汰行"则通过舟船行进的画面,传达了离别时的心情和行动的矛盾。
“倦游无万里,惜别有千名”表明诗人对远行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即便是短暂的分别,也如同长久的离别一般难以忘怀。
接下来的两句,“春草凄凄绿,江枫湛湛清”,通过鲜活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友情深重的感慨。这里的“春草”与“江枫”共同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又带有淡淡忧伤的情景。
最后,“金陵多丽景,此去属兰成”,诗人以金陵之美景作为送别,希望友人在未来的旅途中能有所成就。"此去"表达了对未来的一种期待,而“属兰成”则是对友人的殷切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沉的情谊和美好的祝愿,是一篇寄托着诗人深情的送别之作。
垂虹望极,扫太虚纤翳,明河翻雪。
一碧天光波万顷,涌出广寒宫阙。
好事浮家,不辞百里,俱载如花颊。
琴高双鲤,鼎来同醉孤绝。
浩荡今夕风烟,人间天上,别似寻常月。
陶冶三高千古恨,赏我中秋清节。
八十仙翁,雅宜图画,写取横江楫。
平生奇观,梦回犹辣毛发。
秋风万里,湛银潢清影,冰轮寒色。
八月灵槎乘兴去,织女机边为客。
山拥鸡林,江澄鸭绿,四顾沧溟窄。
醉来横吹,数声悲愤谁测。
飘荡贝阙珠宫,群龙惊睡起,冯夷波激。
云气苍茫吟啸处,鼍吼鲸奔天黑。
回首当时,蓬莱方丈,好个归消息。
而今图画,谩教千古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