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兴寺值雨次吴警斋先生韵》
《西兴寺值雨次吴警斋先生韵》全文
宋 / 丘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松风一道作秋声,阅尽山僧相送迎。

佛法西来随处见,梅花老去为谁清。

亦知身是客中客,试问朝来晴未晴。

一笑大雄山下路,幽人携手每同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西xīngzhíjǐngzhāixiānshēngyùn
sòng / qiūkuí

sōngfēngdàozuòqiūshēngyuèjìnshānsēngxiāngsòngyíng

西láisuíchùjiànméihuālǎowèishuíqīng

zhīshēnshìzhōngshìwèncháoláiqíngwèiqíng

xiàoxióngshānxiàyōurénxiéshǒuměitóngxíng

注释
松风:松树间的风声。
阅尽:经历了很多。
山僧:山中的僧侣。
相送迎:来来往往的接送。
佛法西来:佛法从西方传入。
梅花老去:年老的梅花。
为谁清:为谁而保持清雅。
身是客中客:自己身处异乡。
朝来:早晨。
晴未晴:是否放晴。
一笑:一起笑谈。
大雄山下路:大雄山下的道路。
幽人:隐士。
携手:手牵手。
每同行:常常相伴而行。
翻译
松树间的风声如同秋天的乐章,我经历过无数山中的僧侣来来往往的接送。
佛法从西方传来,随处可见,但梅花老去,还有谁来欣赏它的清雅?
我也明白自己身处异乡,试着询问早晨是否放晴。
在大雄山下,我们一起笑谈,那条小路常常是我们相伴而行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的幽静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首句“松风一道作秋声”,以松风为笔,勾勒出秋天特有的气氛,既展示了季节之转换,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清净。

“阅尽山僧相送迎”则透露出诗人与山中僧侣来往频繁的情景,这里的“送迎”不仅是对自然界动物行为的观察,也象征着诗人对于佛法的追求和悟性。接下来的“佛法西来随处见”,表明了佛教文化在当时社会中的普及程度,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佛学的深刻理解和内在的认同。

“梅花老去为谁清”一句,则是对梅花之美的赞叹,梅花常被用来象征坚贞不屈、高洁自持,此处通过“老去”二字,更增添了一份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情感。诗人的提问“亦知身是客中客”,则表达了对自己身份和境遇的明确认知,即便是在僧侣之中,也只是一个过客。

“试问朝来晴未晴”一句,通过询问天气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关注和顺应,同时也象征着内心对于未来命运的探索与期待。末尾两句“一笑大雄山下路,幽人携手每同行”,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情景,诗人在大自然中找到了一条通往心灵自由之路,与山中的僧侣共同前行,传达出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自在。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重要的是,它透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丘葵
朝代:宋

泉州同安人,字吉甫。早年有志朱子之学,亲炙于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杜门励学,不求人知。宋亡,居海屿中,因自号钓矶翁。元世祖闻其名,遣御史奉币征聘,不出,赋诗见志。年八十余卒。有《易解义》、《书解义》、《诗解义》、《春秋解义》、《周礼补亡》及诗集。
猜你喜欢

灌园四首和李潜夫先生·其四

鲑菜长饥未识贫,茆堂药圃各清真。

庭前拾橡猿三口,雨后移花月一身。

门有好山何必画,径辞俗客自无尘。

穿林归去常冲晚,野老宁烦醉尉嗔。

(0)

郊游

雨过青山碧四围,春风轻飏百花飞。

极知良会非容易,马上何妨酩酊归。

(0)

骆马河阻风

四望郊墟绝暮烟,停桡踯躅路难前。

杳无渔火堪呼渡,剩有鲸涛欲拍天。

雨滴衾裯冰作伴,风摇樯橹夜如年。

自来不得江神助,阮籍穷途岂偶然。

(0)

石笋夫人庙

地实有情生笋,女如介石为神。

白苧都中赛社,卖花村里寻春。

(0)

漫兴·其一

昨梦如今醒未,閒庭明月窥人。

老子兴复不浅,烟铺草藉花茵。

(0)

客子贻燕京春咏读之感怀四首·其四

漏寒遗怨入琵琶,宫体题成护绛纱。

三十九年如电抹,因君惜取凤城花。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