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寒遗怨入琵琶,宫体题成护绛纱。
三十九年如电抹,因君惜取凤城花。
漏寒遗怨入琵琶,宫体题成护绛纱。
三十九年如电抹,因君惜取凤城花。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客居他乡之人对燕京春景的感慨与怀念。首句“漏寒遗怨入琵琶”,通过琵琶声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哀怨,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接着,“宫体题成护绛纱”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诗人的作品比作精心守护的红色纱巾,既表现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珍视,也暗含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三十九年如电抹”一句,以“电抹”形容时间的飞逝,表达了岁月匆匆、人生易老的感慨。最后,“因君惜取凤城花”则直接抒发了对燕京春景的珍惜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对现实处境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展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审美追求。
忆昔周室衰,周人咏黍离。
君今饷我黍,为赋黍离诗。
厥初蓺黍时,饭牛使牛肥。
八月黍未穫,胡儿驱牛归。
胡儿不满欲,我民还买犊。
今秋犊未大,又被胡儿逐。
胡儿皆饱肉,我民食不足。
食不足,尚可鬻子输官粟。
高高凝碧夜色卷,八荒更无纤云屯。
冰轮直压巨鳌首,东海万里齐崩奔。
仰观左右毛骨竦,徐扫澄烟摄群动。
寥泬初疑玉兔跳,银潢更恐金波涌。
儿童争指桂枝好,游人不厌嫦娥老。
苦留清景拂疏星,要与羲和接昏晓。
光到长门知不知,犹胜关山人未归。
清风著我生双翼,来作蟾宫变化飞。
吴妃此地将香采,此地遗名遂千载。
香魂芳草几悠悠,泡玉连珠为谁在。
天留名壤待名人,吾家季兄能采真。
九龙万笏掉头过,爱此荒寂之嶙峋。
冰雪长盟物外契,烟霞幻出人间世。
一斧劈开混沌天,千株忽现崆峒树。
绕屋梅花香更清,当窗竹影云俱轻。
梅花宜月竹宜雨,一时雅致谁与并。
我来恰值阴晴会,晓色空濛夜明媚。
雨中移竹月中栽,客与梅花同一醉。
不知孰主孰为客,不知是梅还是月。
此时香色已俱空,三岛十洲竟谁别。
自怜从来汗漫偏,将无失却壶中天。
何如向此媚幽独,长抱月明朝紫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