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亭犹好,樊山纵马蹄。
人经赤壁水,燕带雪堂泥。
词赋名空擅,川原草自萋。
潘生遗法在,春酿过桥西。
九曲亭犹好,樊山纵马蹄。
人经赤壁水,燕带雪堂泥。
词赋名空擅,川原草自萋。
潘生遗法在,春酿过桥西。
这首清代诗人李念慈的《九曲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首句"九曲亭犹好"赞美了亭子虽历经岁月,依然保持着优美的风貌。次句"樊山纵马蹄"则借马蹄声展现了过往的豪情与活力,与静谧的亭子形成对比。
"人经赤壁水"一句,诗人将读者带到了三国时期的赤壁战场,暗示了此地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内涵。"燕带雪堂泥"则以燕子飞过雪堂(可能指文人雅士的居所)沾染尘土,暗寓时光流转,人事如梦。
"词赋名空擅"表达了对前人文学才华的敬仰,同时也感慨这些才华已成过往,如今只剩风华不再。"川原草自萋"描绘了自然景色的荒凉,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沧桑感。
最后两句"潘生遗法在,春酿过桥西",提到潘生(可能指潘岳或潘安这样的美男子,以其风度传世),暗示了这里仍有传统文化的痕迹,以及春天里酒香飘过桥头的美好景象,给诗歌增添了一丝温暖的人间烟火气。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寓言于物,体现了诗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
一万卷非多,六十年非久。
谁知兵乱余,一炬成乌有。
避地来深山,面墙独无友。
读碑既没字,扪腹空呼负。
一瓻欲乞邻,散亡亦八九。
忽见五尺童,担囊户外走。
云是手泽遗,家贫易升斗。
开缄检缺残,兔园经蠹朽。
中多手录本,一一署某某。
留半还其家,斟酌为去取。
夜灯炯双眸,掩卷复垂首。
思彼积书人,辛苦疲手口。
虽未文其身,犹将贻厥后。
如何转眼间,已易他人手。
万事无非幻,浮云变苍狗。
遗之若珠尘,享之如敝帚。
若问谁家主,其能长保守。
君家居城东,我家居城南。
城破家何在,回首真不堪。
君隐崦之西,我逃郭之北。
相隔几重山,同是避矰翼。
君母今八秩,我母长十年。
怀此乌鸟私,胡不惴惴焉。
风每欺危巢,雨偏撼破屋。
兵戈忽夜惊,母子抱头哭。
事过烦问慰,遗我长篇诗。
良朋共急难,情更余于词。
感君在原鸽,顾我断行雁。
君志在国医,我病犹家患。
事亲不失身,君言高义陈。
但保松柏节,孤根行见春。
小园自荣秋,三径满松菊。
每逢佳节至,赏花酒盈斛。
出游岂在远,已觉隔芳馥。
百里望家山,白云常翳目。
连年事奔走,舟车疲水陆。
游子感飘蓬,美人怨幽独。
插花空搔头,餐英亦负腹。
胡不趁花开,归言驾白鹿。
延年举寿觞,菽水甘于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