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忽喧渡,开窗疑在舟。
江潮潜泛夜,夏气暗浮秋。
沙鸟时依树,居人半上楼。
遥知城外望,一鹭水中洲。
隔岸忽喧渡,开窗疑在舟。
江潮潜泛夜,夏气暗浮秋。
沙鸟时依树,居人半上楼。
遥知城外望,一鹭水中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鹭洲水面上的宁静与生机并存的画面。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的对比,通过“隔岸忽喧渡,开窗疑在舟”两句,营造出一种由静入动,由远及近的动态感。渡口的喧闹与打开窗户后仿佛置身于行舟之上的感觉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体验。
接着,“江潮潜泛夜,夏气暗浮秋”两句则将时间线拉长,从夜晚的江潮到清晨的夏末秋初,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江潮的悄然涌动与夏末空气中弥漫的秋意相交织,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凉意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沙鸟时依树,居人半上楼”描绘了鹭洲上空的生机动态与岸边居民的生活场景。沙鸟偶尔停歇于树梢,与远处居民楼中半数人起床活动的情景相互映衬,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最后,“遥知城外望,一鹭水中洲”以鹭洲为中心,将视线延伸至远方的城市,通过一只孤独的白鹭在水中洲上的形象,表达了对远方世界的遐想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羲娥无停毂,青阳忽朱明。
柔条奋翘柯,原隰何青青。
往者日以徂,来者日以荣。
嗟余至寡劣,希圣徒有营。
迈往信不力,逾觉时序倾。
我身所以立,岂不恃友生。
奈何同心侣,中道各有程。
戚戚增纡思,薄言寄深情。
知足始远辱,至人贵自全。
不羡公与侯,所志受一廛。
吾家有旧业,乃在城东偏。
一丘藏一壑,宛转依晴川。
生涯故不常,中道成弃捐。
弃捐从此去,一去二十年。
非无五亩宅,在邑多纠缠。
幸兹协初心,归我汶阳田。
伊昔仕京华,不忘畎亩志。
幸此南土迁,公署有馀地。
后园恳为田,芜秽旧已治。
阳春仓庚鸣,四野肇农事。
晨兴戒农夫,播种及时至。
薄言劝其勤,簋飧饷数器。
实闵东作劳,岂要西成利。
周行阡陌间,嘉树或时憩。
即目虽暂欣,于心慨未遂。
伐檀刺素餐,鹈梁讥窃位。
自顾鲁钝姿,食浮久吾愧。
悠悠望故山,怀古有深意。
寄谢沮溺群,高踪庶可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