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昔仕京华,不忘畎亩志。
幸此南土迁,公署有馀地。
后园恳为田,芜秽旧已治。
阳春仓庚鸣,四野肇农事。
晨兴戒农夫,播种及时至。
薄言劝其勤,簋飧饷数器。
实闵东作劳,岂要西成利。
周行阡陌间,嘉树或时憩。
即目虽暂欣,于心慨未遂。
伐檀刺素餐,鹈梁讥窃位。
自顾鲁钝姿,食浮久吾愧。
悠悠望故山,怀古有深意。
寄谢沮溺群,高踪庶可企。
伊昔仕京华,不忘畎亩志。
幸此南土迁,公署有馀地。
后园恳为田,芜秽旧已治。
阳春仓庚鸣,四野肇农事。
晨兴戒农夫,播种及时至。
薄言劝其勤,簋飧饷数器。
实闵东作劳,岂要西成利。
周行阡陌间,嘉树或时憩。
即目虽暂欣,于心慨未遂。
伐檀刺素餐,鹈梁讥窃位。
自顾鲁钝姿,食浮久吾愧。
悠悠望故山,怀古有深意。
寄谢沮溺群,高踪庶可企。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林熑在官署后园观察农事的情景,表达了对农业劳动的敬重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中开篇“伊昔仕京华,不忘畎亩志”,点明诗人虽身处官场,但心中仍怀有对农田耕作的热爱与怀念。接着,“幸此南土迁,公署有馀地”表达诗人对能在官署后园拥有土地进行农耕的庆幸之情。
“后园恳为田,芜秽旧已治”描述了诗人亲自耕种,将荒废的土地整理一新的场景。“阳春仓庚鸣,四野肇农事”描绘了春天到来,万物复苏,农事开始的景象。
“晨兴戒农夫,播种及时至”表现了诗人早起督农,确保播种适时进行。“薄言劝其勤,簋飧饷数器”则体现了诗人对农夫辛勤工作的鼓励与关心,提供食物以示支持。
“实闵东作劳,岂要西成利”表明诗人不仅关注当前的劳作,也考虑到长远的收获。“周行阡陌间,嘉树或时憩”描绘了诗人巡视田间,偶尔在茂盛的树木下休息的场景。
“即目虽暂欣,于心慨未遂”表达了诗人虽然眼前感到喜悦,但内心却因未能完全实现回归田园的愿望而有所遗憾。“伐檀刺素餐,鹈梁讥窃位”引用典故,批评那些不劳而获的人,强调了对勤劳的尊重。
“自顾鲁钝姿,食浮久吾愧”是诗人自省,承认自己能力平庸,却享受着俸禄,感到惭愧。“悠悠望故山,怀古有深意”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
最后,“寄谢沮溺群,高踪庶可企”向古代隐士沮溺致敬,希望自己的生活也能达到他们那样的高尚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农业劳动的敬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身份与责任的深刻反思,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少年好文仍好诗,清扬藉甚瑶林姿。
枫江叶落过余舫,一写十斛明珠玑。
书生有才莫教大,神仙祇藉刀圭做。
君不见屠郎徐郎一人半,造物小儿苦摧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