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自荣秋,三径满松菊。
每逢佳节至,赏花酒盈斛。
出游岂在远,已觉隔芳馥。
百里望家山,白云常翳目。
连年事奔走,舟车疲水陆。
游子感飘蓬,美人怨幽独。
插花空搔头,餐英亦负腹。
胡不趁花开,归言驾白鹿。
延年举寿觞,菽水甘于肉。
小园自荣秋,三径满松菊。
每逢佳节至,赏花酒盈斛。
出游岂在远,已觉隔芳馥。
百里望家山,白云常翳目。
连年事奔走,舟车疲水陆。
游子感飘蓬,美人怨幽独。
插花空搔头,餐英亦负腹。
胡不趁花开,归言驾白鹿。
延年举寿觞,菽水甘于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对家庭的思念交织的情感世界。开篇“小园自荣秋,三径满松菊”以秋日的小园为背景,松菊满径,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接着,“每逢佳节至,赏花酒盈斛”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节日的期待,以及与家人共享佳肴美酒的温馨场景。
“出游岂在远,已觉隔芳馥”一句,诗人虽身处远方,但仿佛能闻到花香,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随后,“百里望家山,白云常翳目”描绘了诗人眺望家乡山景时的情景,白云遮挡视线,却也增添了几分诗意和遐想。
“连年事奔走,舟车疲水陆”反映了诗人长期在外奔波的辛劳,与家人聚少离多的无奈。接下来,“游子感飘蓬,美人怨幽独”将这种情感进一步深化,游子如飘蓬无定,美人因分离而感到孤独,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插花空搔头,餐英亦负腹”则是对诗人内心矛盾的刻画,想要享受生活之美,却又因生活的压力而感到困扰。“胡不趁花开,归言驾白鹿”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最后,“延年举寿觞,菽水甘于肉”则展现了诗人对长寿与家庭幸福的向往,即使简朴的生活也能感到满足和快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有对家庭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自由与幸福生活的向往。
忘却人閒事,始识书中字。
识得书中字,自会人閒事。
俗气如糨糊,封令心窍闭。
俗气如岚疟,寒往热又至。
俗气如炎蒸,而往依坑厕。
俗气如游蜂,痴迷投窗纸。
堂堂大丈夫,与古人何异。
万里任翱翔,何肯缚双翅。
盐米及鸡豚,琐屑计微利。
市贾及村氓,与之争客气。
以我千金躯,轻入茶酒肆。
汗流浃衣裾,拿三而道四。
既为儒者流,非胥亦非隶。
高谈问讼狱,开口即赋税。
议论官贪廉,张唇任讥刺。
拙者任吾欺,贤者还生忌。
摩肩观戏场,结友礼庙寺。
半截织锦袜,几领厚绵絮。
更仆数不穷,总是孽风吹。
吾家自维扬,来此十三世。
虽有文武殊,所向惟廉耻。
不随浊水流,宗支幸不坠。
传家一卷书,惟在尔立志。
凤飞九千仞,燕雀独相视。
不饮酸臭浆,閒看傍人醉。
识字识得真,俗气自远避。
人字两撇捺,原与禽字异。
潇洒不沾泥,便与天无二。
汝年正英少,高远何难企。
医俗无别方,惟有读书是。
《示侄孙生蕃》【明·王夫之】忘却人閒事,始识书中字。识得书中字,自会人閒事。俗气如糨糊,封令心窍闭。俗气如岚疟,寒往热又至。俗气如炎蒸,而往依坑厕。俗气如游蜂,痴迷投窗纸。堂堂大丈夫,与古人何异。万里任翱翔,何肯缚双翅。盐米及鸡豚,琐屑计微利。市贾及村氓,与之争客气。以我千金躯,轻入茶酒肆。汗流浃衣裾,拿三而道四。既为儒者流,非胥亦非隶。高谈问讼狱,开口即赋税。议论官贪廉,张唇任讥刺。拙者任吾欺,贤者还生忌。摩肩观戏场,结友礼庙寺。半截织锦袜,几领厚绵絮。更仆数不穷,总是孽风吹。吾家自维扬,来此十三世。虽有文武殊,所向惟廉耻。不随浊水流,宗支幸不坠。传家一卷书,惟在尔立志。凤飞九千仞,燕雀独相视。不饮酸臭浆,閒看傍人醉。识字识得真,俗气自远避。人字两撇捺,原与禽字异。潇洒不沾泥,便与天无二。汝年正英少,高远何难企。医俗无别方,惟有读书是。
https://shici.929r.com/shici/fIYZJ7y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