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居城东,我家居城南。
城破家何在,回首真不堪。
君隐崦之西,我逃郭之北。
相隔几重山,同是避矰翼。
君母今八秩,我母长十年。
怀此乌鸟私,胡不惴惴焉。
风每欺危巢,雨偏撼破屋。
兵戈忽夜惊,母子抱头哭。
事过烦问慰,遗我长篇诗。
良朋共急难,情更余于词。
感君在原鸽,顾我断行雁。
君志在国医,我病犹家患。
事亲不失身,君言高义陈。
但保松柏节,孤根行见春。
君家居城东,我家居城南。
城破家何在,回首真不堪。
君隐崦之西,我逃郭之北。
相隔几重山,同是避矰翼。
君母今八秩,我母长十年。
怀此乌鸟私,胡不惴惴焉。
风每欺危巢,雨偏撼破屋。
兵戈忽夜惊,母子抱头哭。
事过烦问慰,遗我长篇诗。
良朋共急难,情更余于词。
感君在原鸽,顾我断行雁。
君志在国医,我病犹家患。
事亲不失身,君言高义陈。
但保松柏节,孤根行见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徐心水的深切关怀与感激之情。诗中描绘了两人因战乱而被迫分离,各自隐居,虽相隔重山,却心系彼此,尤其是对年迈母亲的担忧。诗中提到风欺危巢、雨撼破屋,以及战乱中的母子相抱哭泣,展现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家庭的破碎。
诗人对友人的诗作表示感谢,并赞扬了友人在困境中的友情深厚。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友人立志成为国医的敬佩,以及自己家庭病患的无奈。最后,诗人以“但保松柏节,孤根行见春”结尾,表达了对坚守高尚品德、期待未来春暖花开的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描述战乱背景下的个人命运和友情,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坚韧,同时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