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卷非多,六十年非久。
谁知兵乱余,一炬成乌有。
避地来深山,面墙独无友。
读碑既没字,扪腹空呼负。
一瓻欲乞邻,散亡亦八九。
忽见五尺童,担囊户外走。
云是手泽遗,家贫易升斗。
开缄检缺残,兔园经蠹朽。
中多手录本,一一署某某。
留半还其家,斟酌为去取。
夜灯炯双眸,掩卷复垂首。
思彼积书人,辛苦疲手口。
虽未文其身,犹将贻厥后。
如何转眼间,已易他人手。
万事无非幻,浮云变苍狗。
遗之若珠尘,享之如敝帚。
若问谁家主,其能长保守。
一万卷非多,六十年非久。
谁知兵乱余,一炬成乌有。
避地来深山,面墙独无友。
读碑既没字,扪腹空呼负。
一瓻欲乞邻,散亡亦八九。
忽见五尺童,担囊户外走。
云是手泽遗,家贫易升斗。
开缄检缺残,兔园经蠹朽。
中多手录本,一一署某某。
留半还其家,斟酌为去取。
夜灯炯双眸,掩卷复垂首。
思彼积书人,辛苦疲手口。
虽未文其身,犹将贻厥后。
如何转眼间,已易他人手。
万事无非幻,浮云变苍狗。
遗之若珠尘,享之如敝帚。
若问谁家主,其能长保守。
这首诗《买书》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通过描述购书的过程和对书籍命运的感慨,展现了对知识传承与个人努力的深刻思考。
首句“一万卷非多,六十年非久”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书籍数量虽多,但时间却显得短暂,引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接着“谁知兵乱余,一炬成乌有”,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书籍在战火中化为灰烬,突显了知识与文明的脆弱性。
“避地来深山,面墙独无友”则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隐居深山的生活状态,以及在孤独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怀。“读碑既没字,扪腹空呼负”则是对过去岁月中阅读经历的回忆,虽然无法再读,心中仍感到遗憾与失落。
“一瓻欲乞邻,散亡亦八九”反映了书籍的散失与流失,即使想向邻居求助,也难以找回大部分遗失的书籍。“忽见五尺童,担囊户外走”描绘了一个意外发现的场景,一个孩童担着包裹匆匆走过,可能承载着前人的知识遗产。
“云是手泽遗,家贫易升斗”说明这些书籍可能是从贫穷人家流传而来,通过换算成粮食的方式得以保存。“开缄检缺残,兔园经蠹朽”描述了打开包裹后发现书籍残破不堪,曾经的兔园(古代藏书之地)如今满是虫蛀。
“留半还其家,斟酌为去取”体现了对书籍选择与保留的慎重考虑,决定留下一部分归还原主,同时挑选有价值的部分进行保存。“夜灯炯双眸,掩卷复垂首”描绘了夜晚读书的场景,眼睛因长时间阅读而疲惫,掩卷沉思,内心充满对书籍价值的反思。
“思彼积书人,辛苦疲手口”表达了对积累大量书籍的人的敬意,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尽管没有直接获得物质上的回报,但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虽未文其身,犹将贻厥后”强调了知识传承的重要性,即使个人未能在生前获得名声,但知识将永远流传下去。
最后,“如何转眼间,已易他人手”感叹于书籍所有权的快速更迭,知识的传承并非永恒不变。“万事无非幻,浮云变苍狗”揭示了世间万物皆是瞬息万变的真理,包括知识的拥有与传播。“遗之若珠尘,享之如敝帚”比喻知识的价值如同珠子落入灰尘,被轻视如同破旧扫帚,强调了知识被忽视与低估的现象。
“若问谁家主,其能长保守”提出疑问,谁才是知识真正的主人?是否有人能够长久地保存并传承这些知识?全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探讨了书籍、知识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知识传承的不易与重要性。
煌煌象魏当天开,式昭九土瞻崔嵬。
诏书忽下缘罪已,两宫一夕随烟埃。
我时挟策方载涂,仰天无阶空悌漼。
迩归把钓南塘曲,侧闻播诏重棆材。
帝曰中丞刘综理,表选从事三杰魁。
壮夫有怀尚感遇,况子磊落之奇才。
世传忠钵由天肆,漕梁榷河频挽推。
即看茂著还此行,巴山硉矹巴江回。
异材落落阻且深,混沌未凿谁栽培。
鬼神震荡禁不得,斩伐白昼殷风雷。
尺寸苟足公家选,万牛敢惜肩领摧。
日昨得书蒲县长,道星轺寄岳城隈。
棘栖者羡荷二庇,一顾增重宁十瑰。
湖波翻空动遐思,沟断岂适俊无媒。
高楼春兴凡几首,花前月下同渠来。
宜学上疏犹岭表,持美出按沦劫灰。
世事浮云勿复道,江湖且自倾金罍。
乃知贱士无丑好,羽毛累揃矜摧颓。
敢期竣事荐明陟,礼数不隔容追陪。
快睹明堂复旧观,还令四隩归春台。
天人之际匪容易,剥极而复理可推。
湘流安事吊屈贾,更教曳尾随黄能。
《奉寄神木使者伍正郎思谨因怀王内翰宜学镏给谏持美三同年兼呈张环二太尹二十二韵》【明·符锡】煌煌象魏当天开,式昭九土瞻崔嵬。诏书忽下缘罪已,两宫一夕随烟埃。我时挟策方载涂,仰天无阶空悌漼。迩归把钓南塘曲,侧闻播诏重棆材。帝曰中丞刘综理,表选从事三杰魁。壮夫有怀尚感遇,况子磊落之奇才。世传忠钵由天肆,漕梁榷河频挽推。即看茂著还此行,巴山硉矹巴江回。异材落落阻且深,混沌未凿谁栽培。鬼神震荡禁不得,斩伐白昼殷风雷。尺寸苟足公家选,万牛敢惜肩领摧。日昨得书蒲县长,道星轺寄岳城隈。棘栖者羡荷二庇,一顾增重宁十瑰。湖波翻空动遐思,沟断岂适俊无媒。高楼春兴凡几首,花前月下同渠来。宜学上疏犹岭表,持美出按沦劫灰。世事浮云勿复道,江湖且自倾金罍。乃知贱士无丑好,羽毛累揃矜摧颓。敢期竣事荐明陟,礼数不隔容追陪。快睹明堂复旧观,还令四隩归春台。天人之际匪容易,剥极而复理可推。湘流安事吊屈贾,更教曳尾随黄能。
https://shici.929r.com/shici/wT8AeHW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