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海上来,飘摇无归期。
微风起天末,吹寄兹山陲。
悦山本云性,草木生妍姿。
山中有轶士,独往人寡知。
末世何皇皇,寸心勉自持。
故国何迢迢,右手难将移。
临风托远意,自与云相怡。
无心出已非,万物有息时。
眷念出者劳,何用行雨为?
白云海上来,飘摇无归期。
微风起天末,吹寄兹山陲。
悦山本云性,草木生妍姿。
山中有轶士,独往人寡知。
末世何皇皇,寸心勉自持。
故国何迢迢,右手难将移。
临风托远意,自与云相怡。
无心出已非,万物有息时。
眷念出者劳,何用行雨为?
这首诗描绘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超然。首句“白云海上来,飘摇无归期”以白云自比,表达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无法回归尘世的隐逸之情。接着,“微风起天末,吹寄兹山陲”借微风传递情感,暗示诗人的心境随风飘荡,寄情于山水之间。
“悦山本云性,草木生妍姿”进一步赞美山中的自然之美,暗示诗人与自然的契合。然而,“山中有轶士,独往人寡知”又透露出一种孤独感,隐士虽有高尚品格,但世人少有理解。
“末世何皇皇,寸心勉自持”表达了对乱世的忧虑和个人内心的坚守。诗人感叹时代纷扰,但仍努力保持自我。“故国何迢迢,右手难将移”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身在山中,难以轻易离开。
最后两句“临风托远意,自与云相怡”和“无心出已非,万物有息时”揭示了诗人超脱的心态,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风和云,明白无欲则刚,顺应万物生长的规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丘逢甲清高孤寂、超然物外的人格魅力,以及对乱世的深刻反思。
山回路断溪谷穷,灵湫阴閟龙所宫。
眼前无石不卓立,天上有水皆飞空。
飞空直落一千尺,鬼神不在疏凿功。
绝壁古色划尔破,山腹元气冲然通。
有时静注绝不动,春阳下照神和融。
有时飞舞渐作态,已知圆嶂生微风。
一瓯春茗啜已尽,水花未散犹复摇玲珑。
飒然乘飙更挥霍,随意所向无西东。
不向寻常落处落,或五十步百步皆濛濛。
岂料仙境在人世,谁作妙戏惟天公。
云烟雨雪银河虹,玉尘冰縠珠帘栊。
万象变幻那足比,若涉拟议皆非工。
石门飞瀑已奇绝,到此始叹无能同。
惟有天柱矗立龙湫中,屹然百丈与此争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