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卜算子.春情》
《卜算子.春情》全文
宋 / 秦湛   形式: 词  词牌: 卜算子

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极目烟中百尺楼,人在楼中否。

四和袅金凫,双陆思纤手。拟倩东风浣此情,情更浓于酒。

(0)
注释
透:春水清澈见底。
瘦:早春花枝嫩条、含苞欲放的倩姿。
极目:尽目远望。
烟中:烟雾缭绕之中。
百尺楼:意中人所居的闺楼。
四和:一种香名,叫四和香。
金凫:指鸭子形的铜香炉。
双陆:古代一种博戏的名称,相传是三国时曹植所制。
最初只有两只毂子,到了唐末。
加到六只,叫做叶子戏。
在中国已经失传。
流传到日本后,称飞双陆,现尚存。
拟:假如。
倩:请。
浣:洗涤,此指消除的意思。
翻译
春水清澈透明见底,花含苞欲放,枝条嫩展,意中人在百尺楼尽目远望,不知道人在不在楼中?
我想象着伊人在熏风和煦之时,乘一叶精美的凫舟,荡漾在碧波之中,那倩姿与涟涟绿水相融;多么渴望在春风吹拂中与佳人在柳下做双陆游戏,那该多么惬意呀!假如把东风请来,把自己深深恋情洗涤得更清纯,使它比酒还醇香,比酒更浓酽。
鉴赏

这首宋词《卜算子·春情》是秦湛所作,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首句“春透水波明”以明亮的春水映照出季节的生机,暗示着春意盎然。接着,“寒峭花枝瘦”则通过描绘花朵在料峭春寒中的姿态,展现出清瘦而坚韧的美感。

“极目烟中百尺楼,人在楼中否”两句,诗人借助远方的楼阁和迷蒙的烟雾,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和遥不可及的牵挂。他想知道那个人是否也在这春色中,感受同样的情感。

下片“四和袅金凫,双陆思纤手”借双陆游戏寄托对佳人的思念,想象她那纤细的手指在棋盘上轻盈移动,画面生动而富有情趣。最后,“拟倩东风浣此情,情更浓于酒”表达了诗人想要借助春风来洗涤这份深深的情愫,但这份情感却比酒还要浓郁,难以消解。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春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春日情感的深深体验和无尽的思念。

作者介绍
秦湛

秦湛
朝代:宋   字:处度   号:济川   籍贯:高邮(今属江苏)   生辰:1132

秦湛,生卒年不详,字处度,号济川,行名大七(一作祖七),高邮(今属江苏)人,秦观之子。官宣教郎。绍兴二年(1132)添差通判常州。四年(1134)致仕。少好学,善画山水。词存《卜算子》一首,见《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四。 
猜你喜欢

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二

条风动芳树,素月流金波。

阳春宋玉和,子夜秦青歌。

(0)

湖上独酌

柳条黯黯暮阴垂,不尽飞花过水湄。

驹影似怜人世促,鸟言如愬酒杯迟。

已甘常服唯荷叶,若问奚冠是竹皮。

失路未须嗟独往,沧洲元与白鸥期。

(0)

敬美丈解关中学宪归隐海上过访漫呈二十二韵

海岱百灵集,乾坤二美俱。

含香金殿直,尚玺玉墀趋。

人望东山重,天文北斗殊。

植能雄七子,云岂负三吴。

赋就张愁逼,书成贾策迂。

匡山初捧檄,渭水再分符。

飞瀑装官橐,横汾纪宦途。

行春恒露冕,消夏只冰壶。

忧悄非因鵩,思深宁为鲈。

鬓从临郡白,眉以入宫枯。

山宰曾无托,嵇公自不孤。

朅来遗敝屣,翻使乞前繻。

同是摅忠尽,终焉恋友于。

紫霄回雁序,碧沼引鹓雏。

贵岂骄人也,醒而狂者乎。

有田元是介,无谷不名愚。

潘岳园千亩,扬雄宅一区。

凤笙来子晋,鸾驭迟麻姑。

得失嗤鸿宝,行藏笑野狐。

清斋同佛愿,止观学僧趺。

犹自精诗律,依然问酒徒。

何方有员峤,吾道久乘桴。

(0)

送汝循秀才秋试二首·其二

拟献天人策,都忘羁旅情。

千花江口县,万雉石头城。

得意从今日,成名报友生。

吾儿忝同学,惜不与同行。

(0)

焦山旸公房二首·其二

山径缘苍渚,松寮掩翠微。

断崖犹鹤碣,三诏尚渔矶。

衣楚青荷叶,江明白板扉。

临流当洗耳,鸥鹭不惊飞。

(0)

送蒋邦士守备江藩

君不见淮阴侯,绛灌为伍恒自羞。

又不见灌将军,武安怠骜若罔闻。

男儿七尺不易生,要令千载知其名。

吾今困处蓬蒿室,寸心烱烱无人识。

东邻少年何琐尾,西家老子生儿齿。

潦倒生平那可论,区区唯有蒋侯耳。

蒋侯能诵孙吴篇,猿臂善开五石弦。

从来未肯畏强禦,片言可以服文吏。

毕竟二千石,不揽卫尉权。

能作吴军气,终令赵璧全。

遂尔声名满人口,量移远驻江之右。

江头送别试雕弓,杨叶穿来当折柳。

西风吹落满地霜,晨驱匹马上河梁。

宝刀脱赠泣数行,英雄事业谁能当。

壮心寂寞何为乎,送君慷慨歌乌乌。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