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条黯黯暮阴垂,不尽飞花过水湄。
驹影似怜人世促,鸟言如愬酒杯迟。
已甘常服唯荷叶,若问奚冠是竹皮。
失路未须嗟独往,沧洲元与白鸥期。
柳条黯黯暮阴垂,不尽飞花过水湄。
驹影似怜人世促,鸟言如愬酒杯迟。
已甘常服唯荷叶,若问奚冠是竹皮。
失路未须嗟独往,沧洲元与白鸥期。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湖上独酌》描绘了一幅湖边傍晚的静谧画面。首句“柳条黯黯暮阴垂”,通过黯淡的柳条和低垂的暮色,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宁静的氛围。"不尽飞花过水湄",则以飘落的花瓣随流水漂过,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驹影似怜人世促",诗人借马儿的影子似乎对人间疾速的生活感到惋惜,暗示人生短暂。"鸟言如愬酒杯迟",进一步以鸟鸣声的悠长比喻饮酒的缓慢,流露出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已甘常服唯荷叶",诗人选择荷叶为常食,寓含清高自守之意,表达对简朴生活的满足。"若问奚冠是竹皮",则以竹皮冠自比,展现出诗人不慕名利的品格。
最后两句"失路未须嗟独往,沧洲元与白鸥期",诗人表示即使迷失道路也不必嗟叹,因为早已与湖边的白鸥达成了心灵的契合,表达了他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心境。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咏怀诗,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孤独的个性。
鳌背霜寒菊自开,欣看萸佩宴吹台。
尚书履近东山驻,大将旗联西府回。
香冷金华双使至,秋明玉树二难来。
追陪谁复题糕字,愧向銮坡问笔才!
吾闻上有天姥星,下有天姥山。
天姥之精,下上磅礴乎两间。
正在浙水之东,南镇之南,天台之北东海埏。
坤德柔巽,毓秀于人寰。
永嘉张母七十年,圣善门中有令人。
王母降神为后身,恢恢寿域开良辰,宛如王母宴曾孙。
玳瑁筵、琥珀杯,金盘之露从天来,五彩屏帐云锦裁。
膝边戏彩谁令人,伯牧贤嗣中书君,禄养何如善养尊。
子进一觞,我歌一曲为君申,歌中曲曲能回春。
春意回转无穷期,万寿无疆天锡之。
何必蟠桃花实各三千,久视兔走与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