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儒专标榜,宋儒尚攻击。
此论一以开,前贤何所适?
曹寺分水火,朝堂生荆棘。
既树君子仇,仍寻古人隙。
六经如埃尘,毫芒严缕析。
卮言日夕驰,卷轴邱山积。
咄咄西河叟,独与紫阳敌。
汉儒专标榜,宋儒尚攻击。
此论一以开,前贤何所适?
曹寺分水火,朝堂生荆棘。
既树君子仇,仍寻古人隙。
六经如埃尘,毫芒严缕析。
卮言日夕驰,卷轴邱山积。
咄咄西河叟,独与紫阳敌。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陈肇兴所作的《杂诗(其二)》。诗中,作者批评了汉代儒家学者过分强调标榜,而宋代儒家则过于倾向于批判和争论。他指出这种学术风气导致了前贤理论的无所适从,如同曹寺中的水火之争,以及朝堂上的纷争,使得经典文献被过度剖析,失去了原有的整体性和实质。诗人感叹,这种对经典的琐碎解读如同尘埃般微小,而西河老者(可能指古代学者)与紫阳(道教人物,这里可能象征儒家正统)的对抗,显得尤为突兀。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度学术分歧的不满,以及对传统学问精粹流失的忧虑。
十邑驱驰阅四旬,尽空囹圄报吾君。
僧窗渐觉猿吟远,城市嚣尘自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