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淡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淡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战事的描述,抒发了自己的哀伤与忧虑。首句“霜日明霄水蘸空”以清冷的秋日景色为背景,水面反射着天空的苍白,营造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第二句“鸣鞘声里绣旗红”则点出了战事,战马的嘶鸣声中,军旗猎猎,显示了战争的紧张气氛。
第三句“澹烟衰草有无中”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荒凉与战争带来的破败。第四句“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诗人提及了遥远的中原战事和烽火,自己却在戍楼上饮着浊酒,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孤独。
最后一句“酒阑挥泪向悲风”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在酒力醺酣之际,对着秋风流下眼泪的哀伤情绪。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战争氛围的渲染,表现了诗人对于国事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悲凉。在艺术处理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使得诗意深远,情感丰富。
登高望南都,雉堞疑可数。
城中人不见,百里等燕楚。
我无简书畏,自笑谁缚汝。
东风送兄来,下马逼三鼓。
迎门闹儿童,罗拜欣欲舞。
花枝应亦喜,红幞已微吐。
聊为文字饮,一洗别离苦。
别离何足云,千载成仰俯。
要知静中趣,回视今孰愈。
焚香默自照,下此一转语。
铃阁老师兄,当为君去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