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发》
《白发》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白发羞明镜,青春老异乡。

醉过边草绿,梦怯海天长。

音信乖鸿雁,庭闱傍战场。

寒衣谁与授,凄绝玉门霜。

(0)
鉴赏

这首诗《白发》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白发”这一意象的描绘,深刻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漂泊、年华老去时的孤独与哀愁。

首句“白发羞明镜”,以“白发”自比,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年岁渐长、岁月无情的现实。白发在明镜中映现,不仅让诗人感到时光匆匆,更添了几分羞愧与无奈。这不仅是对个人衰老的感慨,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深深叹息。

“青春老异乡”一句,将“青春”与“异乡”并置,突出了诗人远离家乡、独自在外的孤独感和时间的流逝。异乡的环境与生活,与青春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青春逝去的哀伤。

“醉过边草绿,梦怯海天长”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醉”与“梦”的状态,以及“边草绿”与“海天长”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醉酒或许能暂时忘却忧愁,但梦境中的恐惧却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边草绿代表生机与希望,而海天长则象征着广阔无垠、难以触及的远方,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在异乡生活的迷茫与无助。

“音信乖鸿雁,庭闱傍战场”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鸿雁传书,本是古人寄托思念的方式,但在战乱年代,音信的传递变得困难重重,诗人与家人之间的联系被割断,这种分离之痛更加深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同时,“傍战场”暗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增加了诗人的忧虑和不安。

最后,“寒衣谁与授,凄绝玉门霜”两句,以“寒衣”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温暖与关爱的渴望。在寒冷的季节里,没有家人的陪伴和关怀,诗人只能独自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这里的“玉门霜”不仅指自然界的严寒,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凄凉。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揭示了诗人身处异乡、远离亲人的痛苦与无奈。

综上所述,《白发》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青春逝去、远离家乡、战乱纷扰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达,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深度。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忆园庐

种园在柬皋,草荒瓜蔓长。

日落秋树凉,搴衣独还往。

时逢野老憩,自足田园赏。

沿溪暝忘归,古寺烟钟响。

(0)

旅兴·其二十九

庭前草华发,夜凉萤火流。

有怀不能寐,起望女与牛。

那无一苇航,繁念空悠悠。

泪如宵露零,散漫不可收。

(0)

次广西省朱郎中熙见寄韵二首·其二

衡阳南去与天长,荔子红椒处处香。

明月关门无虎豹,清风台阁有鸾凰。

包茅已入皆三脊,卉服新成有九章。

幕下文书自稀少,醉余崖蜜啖红霜。

(0)

置酒

今日非昨日,置酒衡门前。

林花发光彩,飞鸟亦翩翩。

弱女时往来,小儿诵诗篇。

细君亦不恶,中馈能周旋。

春荪前后至,炮鳖味亦鲜。

自我来此居,倏尔已三年。

终岁不能安,忧患相缠牵。

乃今得此乐,岂复为偶然。

壶尽汝当沽,醉来我自眠。

(0)

看刈禾

农工亦云劳,此日始告成。

往获安可后,相催及秋晴。

父子俱在田,札札镰有声。

黄云渐收尽,旷望空郊平。

日入负担归,讴歌道中行。

鸟雀亦群喜,下啄飞且鸣。

今年幸稍丰,私廪各已盈。

如何有贫妇,拾穗犹茕茕。

(0)

丁校书见招晚酌

正坐羁愁不自聊,远烦舟楫暮相邀。

江悬落日犹三尺,风折垂杨定几条。

流水入花村杳杳,幽人对酒屋翛翛。

此乡不得君同客,应是春来更寂寥。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