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看刈禾》
《看刈禾》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农工亦云劳,此日始告成。

往获安可后,相催及秋晴。

父子俱在田,札札镰有声。

黄云渐收尽,旷望空郊平。

日入负担归,讴歌道中行。

鸟雀亦群喜,下啄飞且鸣。

今年幸稍丰,私廪各已盈。

如何有贫妇,拾穗犹茕茕。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kàn
míng / gāo

nónggōngyúnláoshǐgàochéng

wǎnghuòānhòuxiāngcuīqiūqíng

zàitiánzházháliányǒushēng

huángyúnjiànshōujìnkuàngwàngkōngjiāopíng

dānguīōudàozhōngxíng

niǎoquèqúnxiàzhuófēiqiěmíng

jīnniánxìngshāofēnglǐnyíng

yǒupínshísuìyóuqióngqió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看刈禾》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诗中通过"农工亦云劳,此日始告成",展现了农人们在秋季晴天收割稻谷的忙碌与喜悦。"往获安可后,相催及秋晴"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和抓紧时间收割的紧迫感。

"父子俱在田,札札镰有声"细致地刻画了父子共同劳作的生动画面,镰刀割稻的声响富有节奏感。"黄云渐收尽,旷望空郊平"则描绘了金黄的稻田在夕阳下逐渐消失,田野空旷宁静的景象。

"日入负担归,讴歌道中行"写农夫们满载而归,路上欢歌笑语,体现出丰收带来的快乐。"鸟雀亦群喜,下啄飞且鸣"以鸟雀的欢快呼应人间的丰收气氛。

然而,诗人并未忘记社会现实,"今年幸稍丰,私廪各已盈"赞美丰收的同时,也揭示了贫富差距的存在,"如何有贫妇,拾穗犹茕茕"以一贫妇独自捡拾遗落的谷穗的形象,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忧虑。整首诗寓情于景,既有田园风光的描绘,又有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古意二首·其二

妾心如朱丝,久在箱箧底。

愿为锦瑟弦,无人解调理。

(0)

得书字

吾欲驱龙走太虚,为君赤手摘蟾蜍。

天台三十六峰梩,何限仙人把素书。

(0)

送叶令之蒲圻二首·其一

锦水曾传茂宰名,分符又向武昌城。

潇湘春色随君到,千里蘼芜一夜生。

(0)

春兴八首·其七

高杨乱石把雕弧,有客频过问壮图。

落日中原停万骑,悲风万里下三吴。

台前麋鹿秋相泣,海上鲸鲵夜自呼。

闻道中丞新授命,急将戎马救姑苏。

(0)

郊行六首·其三

不识南溪路,借问道傍子。

荅言从此去,桃花隔春水。

(0)

东皋隐居为子与尊人赋·其二

天目三千尺,高楼第一峰。

瀑来飞万马,石削起双龙。

白日江华细,朱霞海色封。

行歌秋更好,散发弄芙蓉。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