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路关山险,藩侯清啸边。
翠屏开大漠,丹嶂夹高天。
一腋狐裘助,三杯剑术传。
同心兔丝草,岁晚更缠绵。
七路关山险,藩侯清啸边。
翠屏开大漠,丹嶂夹高天。
一腋狐裘助,三杯剑术传。
同心兔丝草,岁晚更缠绵。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壮丽景色与深厚情感。首联“七路关山险,藩侯清啸边”,以“七路关山”展现险峻的地理环境,而“藩侯清啸边”则通过藩侯的清啸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暗示送别的庄重与深情。
颔联“翠屏开大漠,丹嶂夹高天”,运用比喻手法,将翠绿的山屏比作展开的大漠,将红色的山嶂比作夹峙的高天,形象地描绘出辽阔壮美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象征着送别者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
颈联“一腋狐裘助,三杯剑术传”,描述了送别时的细节,狐裘是保暖之物,象征着温暖与关怀;三杯剑术传,则可能寓含着友情的传递与传承,暗示着即使分别,友谊与技艺仍能延续。
尾联“同心兔丝草,岁晚更缠绵”,以“同心兔丝草”比喻深厚的友情,即使在岁月的流逝中,这份情感依然紧密相连,表达了诗人对祺公先生深厚情谊的珍视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壮美与深情,以及对友情的深刻感悟。
我老贫无居,借宅横水北。
轩窗五月凉,四面绕脩竹。
方塘贮清泉,绿净荫湖目。
初疑青钱小,稍展圆盖绿。
红妆出菡萏,敛萼似羞缩。
清晨露华滋,掩苒耀容服。
风来香十里,雨过珠百斛。
全家在清凉,衾枕有馀馥。
吾师老瞿昙,六入渐驱逐。
尘嚣化五浊,热恼变三伏。
食实餐其根,对案何用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