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角未峥嵘,潜宫号水晶。
游时虽逼窄,乐处在圆明。
有火疑烧尾,无波可动情。
一朝开混沌,变化趁雷轰。
头角未峥嵘,潜宫号水晶。
游时虽逼窄,乐处在圆明。
有火疑烧尾,无波可动情。
一朝开混沌,变化趁雷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琉璃炮灯中鱼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感悟和欣赏。
“头角未峥嵘,潜宫号水晶”两句,形容了鱼在透明的琉璃灯下游弋,其形态清晰可见,如同潜藏于水晶宫中。"峥嵘"常用来形容山石的坚硬,这里借以表达鱼鳞片的光泽感;“潜宫”则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
“游时虽逼窄,乐处在圆明”写出了鱼在狭窄空间内自由自在地游动,其快乐之所在正是那透明圆润的环境。"逼窄"形容空间狭小,而"圆明"则强调了灯具的光滑与明亮。
“有火疑烧尾,无波可动情”两句,描绘的是鱼在灯火映照下的姿态,一方面是对热源的警觉("有火疑烧尾"),另一方面是水波不兴、情感难以抒发("无波可动情")。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鱼与环境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
“一朝开混沌,变化趁雷轰”则是在描绘一个意象:当灯光突然点亮时,就像是一阵雷鸣之后天空突然晴朗,万物重新展现出生机。这两句诗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活力和变迁美学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琉璃炮灯中鱼的观察,展示了一种超脱日常、追求内在精神世界的生活态度。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每个细节都透露出诗人深邃的情感和细腻的情趣,是一首充满了诗意与哲思的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