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半花才发,多应不奈寒。
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
春半花才发,多应不奈寒。
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红梅》。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春天刚到,气温尚寒,花朵才开始绽放,但仍然抵抗不了凛冷的侵袭。而北方来的游子对这种景象并不熟悉,他们把这红色的花朵误认为是杏花。
王安石在这里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情怀。梅花在严寒中独自绽放,不仅没有凋谢,反而显得更加鲜明夺目,这正是诗人倡导的生活态度和政治理想的写照。
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很有层次。春天的到来本应是万物复苏的时节,但这里却因为寒冷而显得有些萧瑟。而梅花的红色,在这个季节里,更显得特别夺目。这种对比鲜明的手法,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现了他精湛的文学才华,也透露出他个人的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感悟。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又不失诗意的佳作。
农夫烈日夏畦耕,仙家九转丹灶成。
阿奴投烛婢翻羹,飞蛾赴焰鸡遭烹。
汤为池兮火为城,未如三伏南州行。
大旱赤地金将流,火炎昆冈玉石休。
六月王师万貔貅,丛坐毡帐袭重裘。
邻人延烧已焦头,未如三伏行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