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气节何足道,腹有诗书自不同。
实学真才谁具眼,江湖难遇杜司空。
人无气节何足道,腹有诗书自不同。
实学真才谁具眼,江湖难遇杜司空。
这首诗的主题是强调人的品格和内在修养的重要性。"人无气节何足道"表达了诗人对没有道德操守的人的鄙视,认为没有气节的人不值得谈论或尊敬。"腹有诗书自不同"则强调了知识和学问对于个体独特性的塑造,读书人因为内心的丰富和眼界的不同,与常人有着明显的区别。
"实学真才谁具眼"进一步指出,真正的才学需要得到识人之士的认同,但现实中能识别这样人才的人并不多,暗示了社会上识才的稀缺。最后,"江湖难遇杜司空"借用了杜甫的典故,杜甫在唐代被誉为诗圣,这里暗指像杜甫那样的贤才在乱世或民间难以遇到,表达了诗人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人格独立、学识深厚之人的推崇,以及对社会识才能力的忧虑。黄庚作为宋末元初的诗人,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理想追求。
两月三丧哭不干,雁行相对雪衣冠。
红灯照渡同千盏,翠竹扬幡各一竿。
几处旧家都梦影,一丛新鬼暂盘桓。
他生未必重相认,但悟无生了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