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董伯和镫夕有感二首·其一》
《次韵董伯和镫夕有感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陈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万镫无复艳端门,一簇星毬里域春。

羌调悲酸吹笛社,村声祥瑞卖饧人。

鬼神亦要民心乐,山谷聊舒世态颦。

最好今宵天上月,安知时事有陈新。

(0)
注释
万镫:昔日繁盛景象。
艳端门:昔日繁华之都。
星毬:星星点点。
域春:春天的景色。
羌调:羌族的音乐。
悲酸:悲伤凄凉。
笛社:吹笛的社团。
村声:乡村的声音。
祥瑞:吉祥的预兆。
卖饧人:卖糖的人。
鬼神:神灵。
民心乐:百姓的快乐。
聊舒:暂且舒缓。
世态颦:人间的忧虑。
天上月:明亮的月亮。
时事:世事变迁。
陈新:旧事物的新发展。
翻译
昔日繁华不再见,星罗棋布春意浓。
羌笛声中透哀伤,村中卖糖人笑语融。
神灵祈求人心欢,山川间暂忘世间愁。
今夜月色最宜人,谁知世间又有新旧更迭。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夜晚灯笼不再繁华,取而代之的是星点般的灯笼在春天的城池中闪烁。诗人通过“羌调悲酸吹笛社”表达了民间生活中的哀愁与喜庆交织,笛声凄凉,反映出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接着,“村声祥瑞卖饧人”则以卖糖人的吆喝声带来一丝祥瑞的气息,象征着朴素的民间风俗。

诗人认为,即使在这样的时刻,鬼神也希望人间能有快乐,山谷间的景象也反映出世间百态。他期待今夜的月亮能带来新的希望,暗示着时代变迁,未来或许有新的事物出现。“安知时事有陈新”表达了对未知未来的期待和对社会变革的微妙暗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灯笼为引,展现了宋代社会的多元面貌,既有底层民众的生活写照,又有对未来的期盼和反思。

作者介绍
陈著

陈著
朝代:宋   字:谦之   号:本堂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你喜欢

梅花铺

绿树冬深不怕霜,怪来风上说南方。

人经蛮寨愁蛇蛊,客聚盘江趁虎场。

翠黛插云山似戟,潢流蒸气水如汤。

王师到处沾恩泽,甘雨随车洗瘴乡。

(0)

登城望鸳鸯湖

一上高城思不群,东风吹面洗余醺。

红舷乌榜春湖上,多载银筝入暮云。

(0)

寒夜

破屋难禁深夜雨,布衾寒湿半床云。

愁来自起推窗看,人比梅花瘦几分。

(0)

次韵夏大卿寄玛瑙寺献上人

高僧占断西湖胜,细草斜连石子坡。

度岭剪来藤作杖,翻畦种得菜成窠。

一龛晓日红蒸衲,四壁秋烟翠染萝。

借问何时开夜讲,洗清尘耳定须过。

(0)

赠许德容

少年赤手能缚虎,踏遍东华软红土。

缠头百万轻买笑,挽弓两石漫好武。

江南风月谁平分,拂衣归卧龙山云。

姑苏台下为别墅,招要三友咏五君。

金屏如花人去早,北里薰天迹如扫。

平章不必唤张侯,来往风流成二老。

(0)

行路难

行路何难?尘沙如霰。尘以涅衣,沙以垢面。

行路何难?路行多阻。水渡无梁,山行有虎。

我欲行路,路苦难行。虽有尘沙,尚全吾生。

水虽无梁,不渡由我。我遭猛虎,曷为而可?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