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多路岐,相见又别离。
东风催节换,燄燄春阳散。
楚草渐烟绵,江云亦芜漫。
送子恨何穷,故关如梦中。
游人尽还北,旅雁辞南国。
枫树几回青,逐臣归不得。
悠悠多路岐,相见又别离。
东风催节换,燄燄春阳散。
楚草渐烟绵,江云亦芜漫。
送子恨何穷,故关如梦中。
游人尽还北,旅雁辞南国。
枫树几回青,逐臣归不得。
这首诗描绘了别离的情景,表达了对远去之人的怀念和不舍。诗人以悠悠的道路、频繁的别离作为开篇,接着是春天到来时节气的变化,以及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这些都是对比手法,用以凸显人间情感的脆弱和无常。
"楚草渐烟绵,江云亦芜漫"两句,通过对楚地草木与长江云气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远而又有些许迷离的意境。这里的“烟绵”和“芜漫”都给人以细腻柔和之感,却也暗含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哀愁。
"送子恨何穷,故关如梦中"两句,则直接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深沉怀念。诗人将“故关”比作“梦中”,显然是在强调那种难以忘怀的情感体验。这里的“恨何穷”则是对无法尽情表达的复杂情绪的一种无奈。
"游人尽还北,旅雁辞南国"两句,描写了季节更迭、行人归去的情景。“旅雁”在这里不仅是秋冬时节的象征,更寄寓着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惆怅。
最后,“枫树几回青,逐臣归不得”两句,则是诗人借助自然界的循环变化来表达自己无法返回故土的无奈。这里的“逐臣”暗指诗人本人,而“归不得”的深层含义,是对个人命运和历史时节无力感的一种抒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对于流年易逝的哀愁,以及个人生命旅途中无法回归的宿命感。
长安二月春风里,马似游龙车似水。
青鞋久惯踏江沙,黄帽岂堪随马尾。
梁王旧筑黄金台,台荒草满谁复来。
云中羽盖去不反,坡底菊苗寒欲开。
老僧相对话乡井,童子瀹苗分乳杯。
为言诸老有遗迹,细寻石刻摩苍苔。
春风无情固相似,倦客逢春还少味。
篱边踏雪忆故年,渡口呼船梦千里。
人生万事要随缘,到处一身俱偶然。
林间春动有佳兴,更携官焙来同煎。
昔年嗜酒人,常恐不到口。
卧瓮宁免贼,窥窦真若狗。
幸兹身无事,家复有名酒。
竹亦不待寻,清阴到窗牖。
长啸风满襟,相劝杯在手。
不知平生欢,重复有兹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