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白孤高生不同,顶丝清软冷摇风。
窥鱼翘立荷香里,慕侣低翻柳影中。
几日下巢辞紫阁,多时凝目向晴空。
摩霄志在潜修羽,会接銮凰别苇丛。
洁白孤高生不同,顶丝清软冷摇风。
窥鱼翘立荷香里,慕侣低翻柳影中。
几日下巢辞紫阁,多时凝目向晴空。
摩霄志在潜修羽,会接銮凰别苇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鸟栖息图景,通过对鹭鸶外形特征和行为习性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到感悟。首句“洁白孤高生不同”勾勒出鹭鸶洁白的羽毛与其高傲孤立的身姿,强调其与众不同的特质。接着,“顶丝清软冷摇风”则描绘了它头上的细长羽丝在微风中轻柔摇曳的情景,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
第三句“窥鱼翘立荷香里”,诗人通过鹭鸶低头观察水中的鱼儿,展示了它们捕食时的专注与机警,同时也描绘出了荷花飘香的夏日景象。紧接着,“慕侣低翻柳影中”则透露出鹭鸶在寻找伴侣或栖息时对环境的适应性和谨慎态度,通过柳树的影子烘托出一种静谧与神秘。
诗人随后转向自身的情感表达,“几日下巢辞紫阁”表明鹭鸶离开了它们的巢穴,远离了壮丽的宫阙,这里紫阁可能象征着皇权或高贵的居所。紧接着“多时凝目向晴空”则展示了诗人对天空的长久凝视,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境。
最后两句“摩霄志在潜修羽,会接銮凰别苇丛”,诗人通过鹭鸶摩挲云霄、潜心修炼羽毛的形象,表达了对高飞远举精神状态的向往。同时,“会接銮凰别苇丛”则暗示了与神鸟凤凰相会的愿望,以及在芦苇丛中寻找隐秘之所的意图。
这首诗通过对鹭鸶生态的细致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命个体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投射,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
愁眼看春色,城西醉梦中。
柳分榆荚翠,桃上竹梢红。
燕湿社翁雨,莺啼花信风。
别离感贫贱,殷子正书空。
初侯不能六尺长,少日结交皆老苍。
势利不可更炎凉,解缨从我濯沧浪。
与君论心松柏香,何为独忆卢泉之上多绿杨,卢泉如练照秋阳,泉上之人犹谤伤。
此邦虽陋有佳士,勿厌风沙吹茫茫。
愿君不负上池水,囊中探丸起人死。
雕陂之水清且泚,屈为印文三百里。
呼船载过七十余,褰裳乱流初不记。
竹舆岖垭山径凉,仆姑呼妇声相倚。
篁中犹道泥滑滑,仆夫惨惨耕夫喜。
穷山为吏如漫郎,安能为人作嚆矢。
老僧迎谒喜我来。
吾以王事笃行李。
知民虚实应县官,我宁信目不信耳。
僧言生长八十余,县令未曾身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