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子》
《采桑子》全文
清 / 周之琦   形式: 词  词牌: 采桑子

檀郎歌管凄凉曲,叹息清门。月冷烟昏。

一霎昆明劫后尘。世间何限伤心事,漫说真真。

早岁离魂。免得思家积泪痕。

(0)
鉴赏

这首《采桑子》由清代诗人周之琦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一幅哀婉的画面。

“檀郎歌管凄凉曲”,开篇即以“檀郎”这一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暗示了主人公的情感状态。檀郎,常指情郎,此处可能暗含着对失去或无法得到的爱情的哀叹。“歌管凄凉曲”则直接点明了情感的基调——哀伤与悲凉。接下来,“叹息清门”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伤的情绪,清门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清贫或孤寂的生活环境,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深处的叹息。

“月冷烟昏”描绘了一幅凄清的夜景,月光如水,却因寒冷而显得清冷,烟雾缭绕,更添了几分迷蒙与哀愁。这样的景象与前文的情感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压抑而沉重的氛围。

“一霎昆明劫后尘”中的“昆明”可能是指昆明池,这里借用了历史上的昆明池作为背景,通过“劫后尘”这一词组,形象地表达了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故之后,一切繁华与美好都化为乌有的情景。这不仅是一种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可能隐含着对社会变迁、历史沧桑的深刻反思。

“世间何限伤心事,漫说真真”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世间无尽的悲伤之事的感慨。这里的“真真”可能指的是真实的情感或是真挚的爱情,也可能是对人生真相的一种探寻。诗人似乎在说,面对这无尽的悲伤,人们只能选择沉默,因为言语难以完全表达内心的痛苦与复杂情感。

“早岁离魂”则直接点出了主人公年轻时便经历了分离之痛,这一句既是对过去经历的回顾,也是对当前情感状态的映射。离魂,常用来形容因思念或悲伤而神魂不定的状态,这里再次强调了情感的强烈与复杂。

最后,“免得思家积泪痕”表达了诗人希望避免因思念家乡而累积泪水的愿望。这句话既是对自身情感状态的描述,也可能是对读者的一种劝慰,提醒人们珍惜眼前,避免陷入无尽的思念与悲伤之中。

整体而言,《采桑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历史、社会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与情感表达,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周之琦
朝代:清   字:稚圭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生辰:公元1782年~1862年

周之琦(公元1782年~1862年),字稚圭,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周之琦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猜你喜欢

周上人求语

忆昔周当仁,手握金刚杵。

愤气向南方,誓灭诸魔子。

老婆蓦劄点三心,走入龙潭恨转深。

扫荡家私无一窖,胡挥白棒到平人。

牧閒冷坐思高躅,断弦争得鸾胶续。

扣门听得简州人,倒屐相迎几折足。

略寒温外问来端,叉手丁宁觅指南。

未举纸灯明说了,隔窗春鸟语绵蛮。

(0)

西水净土庵奉寄具足孤松老师

闻道虚空曾解讲,信疑往决西山亮。

烟雨溟濛藓石温,六藏影迹难寻访。

小径披榛扣竹扉,道人一见笑掀眉。

布衲横肩瘦如削,口持密语没停时。

云檐扫榻延居夏,白莲香散东林社。

涧水松风说苦空,不资中有生清泰。

殷勤寄问老孤松,具足门中有正宗。

灼然嫌佛不肯做,凤栖不在梧桐树。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三十

茧足寻庄到海门,天衣往事与谁论。

长空雁影沉寒水,瘦立西风几断魂。

(0)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九十四

客路奔驰岁月深,朝游东鲁暮西秦。

子规苦劝人归去,血溅岩花几见春。

(0)

偈颂六十八首·其三十二

喝如雷,棒如雨。大地绝纤尘,回头无觅处。

无觅处,昨日有人从天台来,却往径山去。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六十六

向上一路,千圣不然。目前无异草,脚下有青天。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