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横虎口孰当雄,处士临坛风自从。
猛伏丹成俱解化,至今灵草记沉踪。
骨横虎口孰当雄,处士临坛风自从。
猛伏丹成俱解化,至今灵草记沉踪。
这首诗名为《驯虎岩》,作者陈洵直是宋代的一位诗人。诗中描绘了一幅奇特的画面:一块岩石上,老虎的骨骼仿佛从虎口中突出,象征着力量与威猛。"骨横虎口孰当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岩虎的雄壮气势,让人联想到昔日的勇猛。
"处士临坛风自从",这里的"处士"可能指的是岩虎的传说主人,或是隐士,他站在坛前,其风采似乎带动了周围的风,显示出一种超然的气度和自然的和谐。
"猛伏丹成俱解化",暗指老虎经过修炼或某种神秘过程后,力量得以升华,最终化为无形,可能寓言了人与自然的融合,或者修行者的涅槃。
"至今灵草记沉踪",提到的"灵草"可能是指某种具有神奇效果的草药,它见证了老虎的变迁,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记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驯虎岩这一物象,寓言了力量、智慧与自然的交融,以及历史的沉淀,富有哲理意味。
归去来兮,归自南荒,又安归?
鸿乘时而往来,曾奚喜而奚悲。
曩所恶之莫逃,今虽欢其足追!
蹈天运之自然,意造物而良非。
盖有口之必食,亦无形而莫衣。
苟所赖之无几,则虽丧其亦微。
吾驾非良,吾行弗奔。心游无垠,足不及门。
视之若穷,挹焉则存。俯仰衡茅,亦有一樽。
既饭稻与食肉,抚簟瓢而愧颜。
感乌鹊之夜飞,树三绕而未安。
有父兄之遗书,命却扫而闭关。
知物化之如幻,盖舍物而内观。
气有习而未忘,痛斯人之不还。
将筑室乎西廛,堂已具而无桓。
归去来兮,世无斯人谁与游?
龟自闭于床下,息眇绵乎无求。
阅岁月而不移,或有为予深忧。
解刀剑以买牛,拔萧艾以为畴。
蓬累而行,捐车舍舟。
独栖栖于图史,或以佞而疑丘。
散众说之纠纷,忽冰溃而川流。
曰吾与子二人,取已多其罢休。
已矣乎,斯人不朽惟知时,时不我知谁为留?
岁云往矣今何之?天地不吾欺,形影尚可期。
相冬廪之亿秭,知春垄之耘耔。
视白首之章,信稚子之书诗。
若妍丑之已然,岂复临镜而自疑。
《次韵和子瞻归去来辞并引》【宋·苏辙】归去来兮,归自南荒,又安归?鸿乘时而往来,曾奚喜而奚悲。曩所恶之莫逃,今虽欢其足追!蹈天运之自然,意造物而良非。盖有口之必食,亦无形而莫衣。苟所赖之无几,则虽丧其亦微。吾驾非良,吾行弗奔。心游无垠,足不及门。视之若穷,挹焉则存。俯仰衡茅,亦有一樽。既饭稻与食肉,抚簟瓢而愧颜。感乌鹊之夜飞,树三绕而未安。有父兄之遗书,命却扫而闭关。知物化之如幻,盖舍物而内观。气有习而未忘,痛斯人之不还。将筑室乎西廛,堂已具而无桓。归去来兮,世无斯人谁与游?龟自闭于床下,息眇绵乎无求。阅岁月而不移,或有为予深忧。解刀剑以买牛,拔萧艾以为畴。蓬累而行,捐车舍舟。独栖栖于图史,或以佞而疑丘。散众说之纠纷,忽冰溃而川流。曰吾与子二人,取已多其罢休。已矣乎,斯人不朽惟知时,时不我知谁为留?岁云往矣今何之?天地不吾欺,形影尚可期。相冬廪之亿秭,知春垄之耘耔。视白首之章,信稚子之书诗。若妍丑之已然,岂复临镜而自疑。
https://shici.929r.com/shici/2dG5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