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水净土庵奉寄具足孤松老师》
《西水净土庵奉寄具足孤松老师》全文
宋 / 释绍昙   形式: 古风

闻道虚空曾解讲,信疑往决西山亮。

烟雨溟濛藓石温,六藏影迹难寻访。

小径披榛扣竹扉,道人一见笑掀眉。

布衲横肩瘦如削,口持密语没停时。

云檐扫榻延居夏,白莲香散东林社。

涧水松风说苦空,不资中有生清泰。

殷勤寄问老孤松,具足门中有正宗。

灼然嫌佛不肯做,凤栖不在梧桐树。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绍昙的作品《西水净土庵奉寄具足孤松老师》,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与禅师会面的场景。首句“闻道虚空曾解讲”暗示了禅师的智慧和佛法修为,而“信疑往决西山亮”则表达了对佛法真理的探寻和抉择的决心。

接下来,“烟雨溟濛藓石温”描绘出环境的幽静与禅意,暗示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同样深沉宁静。“六藏影迹难寻访”进一步强调佛法的微妙和不易察觉。诗人通过“小径披榛扣竹扉”描绘出寻找禅师的过程,表现出虔诚的态度。

“道人一见笑掀眉”展现了禅师的亲切和豁达,而“布衲横肩瘦如削,口持密语没停时”则刻画出禅师朴素的生活和专注的教诲。夏日里,“云檐扫榻延居夏,白莲香散东林社”,诗人寓言般地表达禅师的清净生活和佛法的芬芳。

最后两句“涧水松风说苦空,不资中有生清泰”揭示了禅师教导的核心——苦空无我,生命中的清静与自在源自内心的觉悟。诗人以“殷勤寄问老孤松,具足门中有正宗”表达对禅师的敬仰和对佛法正统的认同。

“灼然嫌佛不肯做,凤栖不在梧桐树”则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禅师虽然拒绝世俗的名利,却坚守佛法的纯净,如同凤凰不愿栖息于凡木,凸显了禅师的高尚品质和独特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细节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禅师的修行境界和诗人对佛法的感悟,体现了宋代理学与佛教交融的特色。

作者介绍

释绍昙
朝代:宋   字:希叟   生辰:?~一二九七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0)

建元寺

江城物候伤心地,远寺经过禁火辰。

芳草垄边回首客,野花丛里断肠人。

紫荆繁艳空门昼,红药深开古殿春。

叹息光阴催白发,莫悲风月独沾巾。

(0)

家山好

挂冠归去旧烟萝。闲身健,养天和。

功名富贵非由我,莫贪他。这歧路、足风波。

水晶宫里家山好,物外胜游多。

晴溪短棹,时时醉唱里棱罗。天公奈我何。

(0)

咏廿四气诗.大雪十一月节

积阴成大雪,看处乱霏霏。

玉管鸣寒夜,披书晓绛帷。

黄钟随气改,鴳鸟不鸣时。

何限苍生类,依依惜暮晖。

(0)

江村二首·其一

野水开冰出,山云带雨行。

白鸥乘晓泛,黄犊试春耕。

地僻民风古,年丰米价平。

村居自潇洒,况有读书声。

(0)

次韵王定国马上见寄

昨夜霜风入裌衣,晓来病骨更支离。

疏狂似我人谁顾,坎坷怜君志未移。

但恨不携桃叶女,尚能来趁菊花时。

南台二谢人无继,直恐君诗胜义熙。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