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霜风入裌衣,晓来病骨更支离。
疏狂似我人谁顾,坎坷怜君志未移。
但恨不携桃叶女,尚能来趁菊花时。
南台二谢人无继,直恐君诗胜义熙。
昨夜霜风入裌衣,晓来病骨更支离。
疏狂似我人谁顾,坎坷怜君志未移。
但恨不携桃叶女,尚能来趁菊花时。
南台二谢人无继,直恐君诗胜义熙。
(
)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担忧。
“昨夜霜风入裌衣,晓来病骨更支离。” 这两句描写了秋夜寒冷,霜风吹拂,使得身体感到疼痛和不适,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凄凉与孤独。
“疏狂似我人谁顾,坎坷怜君志未移。” 诗人自比为疯狂之人,无人理会,而自己对于朋友的深情依旧坚定不移。这里的“疏狂”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感。
“但恨不携桃叶女,尚能来趁菊花时。”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遗憾,希望能够像古代传说中那样,携带着爱人一同前往某个地方,即使是来到赏菊的季节也好。这里的“桃叶女”和“菊花时”都是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南台二谢人无继,直恐君诗胜义熙。” 这两句则转而表达了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诗歌传承的担忧。诗人提到南台(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的台观)上的二谢(可能是指古代的两个叫谢的人物),感叹他们已无后继者,而自己则害怕自己的诗歌会超过古人的作品,从而对不起前人的付出和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以及对于友情和诗歌传承的深切思念。
春小寒轻,南枝一夜阳和转。
东君先递玉麟香,冷蕊幽芳满。
应把朱帘暮卷。
更何须、金猊烟暖。
千山月淡,万里尘清,酒樽经卷。
楼上胡床,笑谈声里机谋远。
甲兵百万出胸中,谁谓江流浅。
憔悴狂胡计短。
定相将、来朝悔晚。
功名做了,金鼎和羹,卷藏袍雁。
平山老柳。
寄多少胜游,春愁诗瘦。
万叠翠屏,一抹江烟浑如旧。
晴空栏槛今何有。
寂寞文章身后。
唤回奇事,青油上客,放怀樽酒。
知不。
全淮万里,羽书静,草绿长亭津堠。
小队出郊,花底赓酬闲时候。
和薰筹幕垂春昼。
坐看蓉池波皱。
主宾同会风云,盛名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