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喜太平日,同为田舍翁。
焚书谢政府,开径长秋蓬。
已任头颅改,休嗟杼轴空。
希夷传睡法,高枕许谁同。
正喜太平日,同为田舍翁。
焚书谢政府,开径长秋蓬。
已任头颅改,休嗟杼轴空。
希夷传睡法,高枕许谁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首句“正喜太平日,同为田舍翁”表达了诗人对和平时代的喜爱,与普通农民共享田园生活的情怀。接着,“焚书谢政府,开径长秋蓬”则展现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决心,象征着远离尘嚣,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后两句“已任头颅改,休嗟杼轴空”表明诗人虽已改变身份,但不因失去官职而叹息,体现了豁达的人生态度。最后,“希夷传睡法,高枕许谁同”则以道家哲学为依托,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宁静中寻求内心的平和,与世无争的生活理想。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呜呼我昊天,降祸一何酷。
我岂儿女仁,所惜亲茕独。
我生苦伶仃,以妇为骨肉。
况是窈窕姿,恩情日以笃。
三载客将军,欢乐亦云足。
朝进紫驼羹,暮听秦筝曲。
卿家歌舞多,富贵非所欲。
携手还丘园,殷勤耕且读。
老姑自汝来,欢喜加饘粥。
笑与邻姥言,新人颜似玉。
定省几晨昏,孝声闻戚属。
凶变在须臾,人理一何促。
哀叫天不闻,有身宁可赎。
匹夫为大侠,吾慕鲁朱家。
翩翩四公子,贤豪奚足誇。
猛士处贫贱,神鱼困泥沙。
金鳞三十六,惨淡含朝霞。
变化虽有时,奈此寒与饥。
恩害日相生,欲报贵无私。
暴虎而冯河,英雄所不为。
五贼在心中,运之如璇玑。
去矣陈孺子,冠玉何权奇。
天下在鼎俎,宰割其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