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陈十七》
《送陈十七》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匹夫为大侠,吾慕鲁朱家。

翩翩四公子,贤豪奚足誇。

猛士处贫贱,神鱼困泥沙。

金鳞三十六,惨淡含朝霞。

变化虽有时,奈此寒与饥。

恩害日相生,欲报贵无私。

暴虎而冯河,英雄所不为。

五贼在心中,运之如璇玑。

去矣陈孺子,冠玉何权奇。

天下在鼎俎,宰割其随时。

(0)
鉴赏

这首诗《送陈十七》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匹夫为大侠,吾慕鲁朱家”开篇即以“大侠”自比,表达了诗人对古代侠义精神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陈十七的钦佩之情。接着,“翩翩四公子,贤豪奚足夸”描绘了陈十七的风度翩翩,才智超群,无人能及,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他的敬仰。

“猛士处贫贱,神鱼困泥沙”运用比喻手法,将陈十七比作处于困境中的猛士和神鱼,形象地展现了他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接下来,“金鳞三十六,惨淡含朝霞”则以金鳞象征陈十七的才华和理想,尽管身处困境,但依然充满希望和光明。

“变化虽有时,奈此寒与饥”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艰辛,强调了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与勇气。“恩害日相生,欲报贵无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无私奉献的推崇。

“暴虎而冯河,英雄所不为”引用典故,警示人们不应盲目冒险,应谨慎行事。“五贼在心中,运之如璇玑”提醒人们内心的欲望和贪念如同漩涡,需要谨慎驾驭。

最后,“去矣陈孺子,冠玉何权奇”是对陈十七的赞美,称他如同戴着美玉的少年,拥有非凡的才能和魅力。“天下在鼎俎,宰割其随时”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暗示了诗人对社会变革的敏感和关注。

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意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屈大均作为一位文学大家的深厚底蕴和独特视角。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次答庞伯达孝廉

长江远水绕苔矶,客至开尊半掩扉。

四壁乍惊秋气入,片帆争带夕阳飞。

故园聚散原非别,壮志蹉跎但忆归。

为语东篱陶令菊,再来相对肯相违。

(0)

闻笛有叹

游赏经年事不同,客心犹自怨春风。

月明此夜闻丝竹,何处东山无谢公。

(0)

西南七夕·其二

同舟端不负前期,沙际停桡坐语迟。

想见故园瓜果熟,夜凉如水度秋嬉。

(0)

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其八

乞得藏经一两函,片幡无影自冥探。

尘根未遣空愁在,业戒其如绮语酣。

谁悟冤亲皆眷属,刚缘嗔爱失瞿昙。

千年大事堪糊突,好向鸦山再一参。

(0)

闻变·其四

面孔犹人自肺肠,也曾金殿献文章。

家门肯谓恩私浅,忠孝谁传作述芳。

未论奚珣终伏锧,却怜王衍亦排墙。

如何率土惭回部,霜剑棱棱五十行。

(0)

赠郭我示

十日避旗鼓,相逢未赠言。

小巫良自怯,大雅更谁论。

伏暑宜杯酒,秋光忆故园。

共将诗作活,工拙两堪存。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