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忽然好,游屐满山前。
远观灯火楼阁、万点小星悬。
逐队王孙公子,绕坐歌儿舞女,人压看场圆。
独有悲秋客,白眼对青天。千古事,一场梦,总堪怜。
吴宫明月在否?兴废几何年。
无限朱门绮户,也有竹篱茅舍,皓魄一般全。
休待玉箫彻,我欲卧渔船。
秋月忽然好,游屐满山前。
远观灯火楼阁、万点小星悬。
逐队王孙公子,绕坐歌儿舞女,人压看场圆。
独有悲秋客,白眼对青天。千古事,一场梦,总堪怜。
吴宫明月在否?兴废几何年。
无限朱门绮户,也有竹篱茅舍,皓魄一般全。
休待玉箫彻,我欲卧渔船。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尤侗的《水调歌头·其三》中秋词,以秋月为引,描绘了一幅热闹与孤寂并存的中秋夜景。首句“秋月忽然好”,表达了诗人对秋月美景的突然发现和欣赏,暗示了他对世俗繁华的短暂留恋。
“游屐满山前”描绘了众多游人如织,登高赏月的场景,远处的灯火楼阁和万点星光交织,如同人间仙境。“王孙公子”、“歌儿舞女”则揭示了权贵和富人的奢华生活,而“人压看场圆”则展现了这种热闹的场面。
然而,诗人并未沉浸在这种欢乐中,他以“独有悲秋客,白眼对青天”自比,表达出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他反思历史更迭,“千古事,一场梦,总堪怜”,暗示了对吴宫兴废的思考,以及对世间荣华富贵的淡然态度。
最后,诗人以“皓魄一般全”赞美中秋月色的普照,不论贫富贵贱,皆能共享。他不愿等待繁华落尽,而是选择“休待玉箫彻,我欲卧渔船”,流露出归隐江湖、超脱尘世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中秋月夜的描绘,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哲理和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