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江仙·其一》
《临江仙·其一》全文
宋 / 刘过   形式: 词  词牌: 临江仙

满院花香晴昼永,愔愔亭户无人。

谁将心绪管青春。游丝知我懒,江柳也眉颦。

近水远山都积恨,可堪芳草如茵。

何曾一日不思君。无书凭朔雁,有泪在罗巾。

(0)
注释
愔愔:形容静寂无声。
心绪:心情,情绪。
游丝:春天飘荡的细长柳絮,象征愁绪。
眉颦:皱眉,形容愁苦或哀怨。
积恨:深藏的怨恨或愁苦。
朔雁:北方的大雁,古代常用来传递书信。
罗巾:古代妇女用来擦拭眼泪的手帕。
翻译
阳光明媚的白天漫长,满院花香四溢,寂静的亭台门户空无一人。
又有谁能理解我心中的愁绪,如同春日的游丝般缠绵,江边的柳树也似乎皱起了眉头。
近处的水和远处的山都承载着我的怨恨,连遍地的青草也仿佛铺满了忧伤。
我从未有一天不思念你,没有书信可以托付给北归的大雁,只有泪水打湿了我的罗巾。
鉴赏

这首《临江仙》是北宋诗人刘过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内心的情感。

"满院花香晴昼永,愔愔亭户无人。" 这两句画出了一个安静美好的春日景象,花香四溢,但亭中的宁静却也让人感到有些许孤寂,反衬出诗人的心境。

"谁将心绪管青春。游丝知我懒,江柳也眉颦。" 这两句中,"谁将心绪管青春"表达了对年轻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留恋。而"游丝知我懒,江柳也眉颦"则通过细腻描写自然界的变化,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不快和忧虑。

"近水远山都积恨, 可堪芳草如茵。何曾一日不思君。" 这几句将景物与情感紧密相连,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无论是近水还是远山,都积累着诗人无法排遣的怨恨和留恋。而"何曾一日不思君"则直接道出了诗人心中永恒的思念。

最后两句 "无书凭朔雁,有泪在罗巾。" 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信鸽传递情感,却又感到书信难以承载自己的复杂情绪,于是只能将泪水浸湿衣衫,以此来寄托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刘过

刘过
朝代:宋   字:改之   号:龙洲道人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生辰:1154~1206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
猜你喜欢

送梦锡往齐州

望君之行车,既远目亦收。

惟有随君心,千里不能休。

我兄在历城,相别岁已周。

音问月三四,东西交置邮。

岂如一相见,君今涉其州。

为我道亡恙,深言致绸缪。

先驰魂梦往,迎子鹊山头。

(0)

和常父寄经父

候得早潮来,江边风又起。

钱塘与海接,浩渺无涯涘。

长鲸呼鳄鱼,蛟龙正掉尾。

岂惟波浪声,号泣半溺鬼。

临流不敢渡,寻尺如千里。

侥幸亦可往,无力触万死。

萧然古山根,客棹于此舣。

吴亭明可数,游观信为美。

安敢慕纷华,而不重行止。

回首卧龙居,想在青云里。

相思寂莫晚,谁伴西楼倚。

(0)

次韵思正游南寺赏牡丹

丛芳依小院,妙色发纤秾。

绰约宜朝露,温柔怯午风。

兴随欢宴尽,事逐断云空。

应待酴醾放,招携更与同。

(0)

东坡先生挽词·其一

造物周千载,真材得豫章。

经纶等伊吕,辞学过班杨。

德厚倾蛮貊,名高震虏羌。

数奇终不偶,难与问苍苍。

(0)

次韵闻复湖上秋日六言·其九

凉月娟娟清媚,舒光巧入帘栊。

万籁声同比竹,细窥一一空中。

(0)

次韵关子容晚霁·其一

小院回廊明霁霞,疏帘未捲尚横斜。

应怜碧砌无尘滓,石竹红薇靓有花。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