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隋珠忽堕前,坐令衰飒意飘然。
无端太史头抢地,安得扬雄赋上天。
前辈门墙馀几在,他时竹帛竟谁传。
落花流水君愁不,南渡于今六十年。
明月隋珠忽堕前,坐令衰飒意飘然。
无端太史头抢地,安得扬雄赋上天。
前辈门墙馀几在,他时竹帛竟谁传。
落花流水君愁不,南渡于今六十年。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的作品,以"和丁少詹韵(其二)"为题。诗人以明月珠比喻珍贵的事物或人才,感叹明月般的杰出人物突然陨落,使得周围的气氛变得凄凉。诗人借用太史公的典故,表达对逝者才华横溢却未得到充分认可的惋惜,同时借扬雄的典故,期望逝者的才情能像他的文章一样流传天际。
接着,诗人感慨前辈们的学识门墙已所剩无几,担忧后世能否继续传承他们的学问。最后,诗人以“落花流水”象征时光流逝,表达了对丁少詹去世后六十年光阴荏苒的感慨,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陈傅良对人才凋零和学术传承的深深忧虑,具有一定的历史感和文化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