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覆犀帘,重来妆次。
不言中、觉有寒温,微笑处、知参悲喜。
谁忖得、无限思量,两人心事。徐设雕文小几。
青鬟列侍。漫猜枚、钩弋开拳,慵把酒、相如病肺。
到更深、月溜重门,又还归矣。
花覆犀帘,重来妆次。
不言中、觉有寒温,微笑处、知参悲喜。
谁忖得、无限思量,两人心事。徐设雕文小几。
青鬟列侍。漫猜枚、钩弋开拳,慵把酒、相如病肺。
到更深、月溜重门,又还归矣。
这首《两同心·对饮》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深情的画面,展现了两人对饮时的心境与情感交流。
“花覆犀帘,重来妆次。” 开篇即以繁花覆盖着精美的犀牛帘,暗示了环境的雅致与氛围的温馨,两位主人公再次相聚于妆阁之中。这不仅是一次物理上的重逢,更蕴含着心灵的契合与情感的延续。
“不言中、觉有寒温,微笑处、知参悲喜。” 在沉默中,他们能感受到彼此的冷暖,通过微笑,他们分享着对方的喜悦与悲伤,这种无声的交流,是深厚情感的体现。
“谁忖得、无限思量,两人心事。” 接下来,诗人巧妙地将读者引入到两人内心的深处,他们心中有着无数的思绪与情感,这些复杂的情感只有彼此才能真正理解。
“徐设雕文小几。青鬟列侍。” 描述了两人对坐于装饰精美的小桌旁,周围是青色发髻的侍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两人对话的深意。
“漫猜枚、钩弋开拳,慵把酒、相如病肺。” 这里运用了典故,通过猜枚(古代的一种游戏)和汉成帝宠妃赵飞燕(钩弋夫人)的故事,以及司马相如的典故,表达了两人在轻松愉快中又不失深沉的对话,以及在情感交流中的默契与理解。
“到更深、月溜重门,又还归矣。” 最后,随着夜深人静,月光洒在关闭的大门上,暗示了这次相聚即将结束,但两人的感情却如同月光般永恒,留下了一段深刻的记忆。
整首词通过对细节的精心描绘,展现了两人之间超越言语的情感交流,以及在对饮中流露出的深厚情感与默契,体现了董以宁对情感细腻入微的捕捉与表达能力。
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怜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