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落祠官冷似秋,赖诗消遣一襟愁。
喜延明月常开户,贪对青山懒下楼。
客诧瀑奇邀往看,僧誇寺僻约来游。
何当与子分峰隐,饥嗅岩花渴饮流。
牢落祠官冷似秋,赖诗消遣一襟愁。
喜延明月常开户,贪对青山懒下楼。
客诧瀑奇邀往看,僧誇寺僻约来游。
何当与子分峰隐,饥嗅岩花渴饮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诗人以“牢落祠官冷似秋”开篇,设定了一个深秋的山中环境,官宦已冷清,给人一种萧索之感,但通过写诗来消遣心中的忧愁。
“喜延明月常开户”表达了诗人对夜晚明月的喜爱,每当夜幕降临,便会打开门扉,让屋内外光影相连,显得宁静而又美好。接着,“贪对青山懒下楼”则透露出诗人的惰性,对于面前的青山景色,不愿意打破这份宁静,因此懒得下楼。
“客诧瀑奇邀往看”中,诗人被客人们引导去观赏奇特的瀑布,这里的“诧”字生动地表现了客人们热情而又不失礼貌的邀请方式。紧接着,“僧誇寺僻约来游”则描绘了一位和尚在偏僻的寺庙中,向诗人发出邀请,共同去享受自然之美。
最后两句“何当与子分峰隐,饥嗅岩花渴饮流”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能与某位朋友一起隐居于山峰之间,在饥饿时嗅闻岩石间的花香,在口渴时饮用清澈的泉水。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对自然的热爱,也透露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淡远,以山林为背景,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美好心境。
挂席凌大江,斗觉风云颠。
日脚金琐碎,山头墨蜿蜒。
高天忽下垂,密与沧波连。
不辨川后界,坐失阳乌权。
咫尺晃微白,浪花骄不圆。
攒矢斗壁剥,神钲击喧阗。
徙坐蔽束书,低眉睨长年。
两仪退归所,万象仍悠然。
山色媚举卮,波声清扣舷。
变故在须臾,所得能不迁。
是以暂往身,托志在归全。
会稽表神閟,宛委徵帝藏。
讵若登君室,步武见前芳。
边笥有馀委,惠车不盈箱。
青荧藜床色,旖旎兰橑香。
低云润遗简,隙月窥流缃。
咏响出疏棂,回风自琅琅。
恒闻诗人旨,忮求乃不臧。
蔬饮枕曲肱,其乐自羲皇。
举趾触四周,抗心凌八荒。
昔有严先生,少妻仙尉儿。
泥涂两鱼泳,风雨六龙飞。
黄纸求故人,白云长见依。
遂令箕颍客,复睹勋华姿。
帝腹何便便,举足忽践之。
客星歘然去,帝座光芒披。
笑谓邓氏子,策杖一何卑。
岩穴澄秋色,烟霞蔚天辉。
怨见千秋士,寂寂西山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