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严先生,少妻仙尉儿。
泥涂两鱼泳,风雨六龙飞。
黄纸求故人,白云长见依。
遂令箕颍客,复睹勋华姿。
帝腹何便便,举足忽践之。
客星歘然去,帝座光芒披。
笑谓邓氏子,策杖一何卑。
岩穴澄秋色,烟霞蔚天辉。
怨见千秋士,寂寂西山薇。
昔有严先生,少妻仙尉儿。
泥涂两鱼泳,风雨六龙飞。
黄纸求故人,白云长见依。
遂令箕颍客,复睹勋华姿。
帝腹何便便,举足忽践之。
客星歘然去,帝座光芒披。
笑谓邓氏子,策杖一何卑。
岩穴澄秋色,烟霞蔚天辉。
怨见千秋士,寂寂西山薇。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拟古七十首》中的第五十七首,以历史人物为题材,借严先生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兴衰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严先生与仙尉儿的婚姻、风雨中的龙飞凤舞,描绘了一幅富有神秘色彩的画面。严先生向故人求助,如同黄纸上的字句,白云飘渺,寓意着寻求援助的艰难与期待。
“帝腹何便便”暗指权贵的膨胀,“客星歘然去”象征严先生的遭遇突变,从显赫到失势。诗人以“笑谓邓氏子,策杖一何卑”讽刺严先生的落魄,与先前的尊贵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岩穴澄秋色,烟霞蔚天辉”则描绘了严先生隐居后的清高与宁静,与世无争。
最后两句“怨见千秋士,寂寂西山薇”,表达了对严先生虽有才德却不得善终的惋惜,以及对那些默默无闻却坚守节操的士人的敬仰。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借古讽今,体现了王世贞深厚的历史感慨和人文关怀。
小隐寄岩谷,堂成笑傲中。
虽无黄阁相,不羡黑头翁。
倚杖鸥边雨,营诗雁背风。
好闲多病处,清兴略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