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诗不复匠苏州,蠹简于人风马牛。
喜有丘明能撰次,极知水部愈风流。
句分竞病应难敌,家有封胡可解忧。
共叹宣城游岱早,剩招去干不能收。
废诗不复匠苏州,蠹简于人风马牛。
喜有丘明能撰次,极知水部愈风流。
句分竞病应难敌,家有封胡可解忧。
共叹宣城游岱早,剩招去干不能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彭所作的《次韵答季智伯弟》。诗中以“废诗不复匠苏州,蠹简于人风马牛”开篇,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深刻见解,指出废诗与匠苏州、蠹简与人之间的关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歌创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接着,“喜有丘明能撰次,极知水部愈风流”,诗人表达了对能够整理和编纂诗歌的丘明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赞美了水部(可能指唐代诗人王之涣)的风流才情。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整理和编纂诗歌的重要性以及优秀诗人的影响力。
“句分竞病应难敌,家有封胡可解忧”,进一步阐述了诗歌创作中的难题和挑战,即如何在句子的分割和选择上避免病句,以及如何通过诗歌来排解内心的忧愁。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深入思考和对读者情感共鸣的追求。
最后,“共叹宣城游岱早,剩招去干不能收”,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感叹时光易逝,岁月匆匆,即使邀请朋友相聚也难以完全弥补时间的流逝。这句诗蕴含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还蕴含了对友情、时光流逝等人生主题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情趣。
怕年来年去,渐雅志、易华颠。
叹梦里青藜,间边银信,望外朱轓。
十年竟成何事,虽万锺、於我曷加焉。
海上潮生潮落,山头云去云还。
人生天地两仪间。
只住百来年。
今三纪虚过,七旬强半,四帙看看。
当时只忧未见,恐如今、见得又徒然。
夜静花间明露,晓凉竹外晴烟。
记北人骑屋,看龙首、许仲元。
自拥节来归,持荷直上,谁与争先。
好官到头做彻,些儿欠缺便徒然。
我爱庆元龙首,当春不逐时妍。
人生天地两仪间。
且住百来年。
数初度庚寅,未来甲子,尽自宽闲。
太平竟须公等,终不成、造物谩生贤。
拓取面前路径,著身常要平宽。
记薰风殿上,曾当暑、侍君王。
看绛服临轩,白袍当殿,流汗翻浆。
今年诏书催发,趁槐庭、初夏午阴凉。
瘦马行时腊雪,叠猿啼处年光。
大科异等士之常。
难得姓名香。
叹陋习相承,驹辕垂耳,麟楦成行。
平生学为何事,到得时、遇主忍留藏。
看取杏花归路,身名浑是芬芳。
恰秋光四十,箕斗外、月初弦。
笑浅濑平芜,寒城小市,掌许山川。
半生梦魂不到,与君侯、岁岁此周旋。
鞍马空销髀肉,兜牟未换貂蝉。
人生天地两仪间。
须住百余年。
数重卦三三,后天八八,来日千千。
面前路头尽阔,放规模、运量十分宽。
官职终还分定,儿孙也靠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