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岳四首·其四》
《登岳四首·其四》全文
明 / 林大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客思登临动,山光远近开。

风烟尽东望,天地忽西来。

城拥咸阳树,春生渭北台。

翛然怅归路,车骑满尘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壮阔的景象。

首句“客思登临动”,点明了诗人此时身在异乡,心中涌起的思乡之情。接着,“山光远近开”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色随着视线的延伸而逐渐展开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情感的渐次展开。

“风烟尽东望,天地忽西来。”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诗人目光所及的东方与想象中的西方天地相连结,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宇宙之大的感慨。同时,这种视角的转换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思考。

“城拥咸阳树,春生渭北台。”这里运用了具体的景物描写,将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生机并置,既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又赋予了画面以生命力。咸阳树与渭北台,既是地理上的具体地点,也是历史文化的象征,它们的存在让诗人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

最后,“翛然怅归路,车骑满尘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归途的复杂心情。一方面,他可能对即将离开眼前的美景和此刻的宁静感到不舍;另一方面,现实的车马喧嚣和尘土飞扬又让他意识到回归日常生活的必然性。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美的留恋,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接受,体现了诗人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林大春
朝代:明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猜你喜欢

夜半闻雁·其二

自有凌霄翮,高飞安不得。

如何万里行,反作淹留客。

(0)

汉宫春.扇子湖春望

风软于绵,荡亭台一水,绿影如烟。

遥看雉场草浅,莺榭花连。

春人未识,试青骢、杨柳堤前。

谁更把、金鱼换酒,玉尊闲款芳年。

回望五云生处,已禁钟初过,万树阴圆。

沈沈凤楼十二,复道高悬。

蓬山事少,但微听、宫漏遥传。

早又是、鸣珂散直,来寻鸥鹭湖边。

(0)

唐多令.雨后南下洼看芦洲水涨,邈然有江湖间意

一碧荡芦洲,晴沙得雨流。趁西风、作去弄新秋。

绝似湘江波色冷,只少个,钓渔舟。

雨霁夕阳收,钟声撼寺楼。望西山云气仍浮。

准约重阳来载酒,篱外菊,试开不。

(0)

齐天乐.北河早发

玉骢无奈催人起,登车一灯低照。

乱辙随尘,重衾卷梦,扶入瞻帷寒峭。看看渐晓。

认点点疏星,数来还少。

望不分明,几枝春树北河道。

回思无限影事,惜花曾早起,花外啼鸟。

漏响拖帘,香痕想帐,都是芳时情抱。浮名误了。

便如此天涯,一鞭霜草。没见风来,小旗偏自袅。

(0)

新雁过妆楼.秋夜

挨过黄昏,梧桐院、著些疏雨微云。

暗中征雁,渐语近水边村。

小阁灯昏人独自,听吟蛩绕遍墙根。

者情怀,怕逢明月,懒更开门。

当年望牛女处,只燕楼霜影,凤蜡啼痕。

不饶人睡,芦被纸帐无温。

便能梦归故国,怕红蓼,丹枫也断魂。

腰围减,待五更声尽,能留几分。

(0)

瑶华慢.秋扇

深笼翠袖,轻摇素手,旧梦风吹远。

裁霜剪月,总尽是、付与蛛昏尘暗。

班姬休诉,便得似、昭阳飞燕。

也只如、叶落长门,盼断玉阶金辇。

休还倚向阑干,算扑后流萤,都是愁点。

遮红掩翠,情未断,怕老花间人面。

合欢有意,待唤起,歌喉重展。

又道是、多少凄凉,不比旧时相见。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