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榜驱牵别海涔,佗门不合觅知音。
瞻恩虽隔云雷赐,向主终知犬马心。
礼闱后人窥作镜,庙堂前席待为霖。
已齐日月悬千古,肯误风尘使陆沉。
拜首敢将诚吐血,蜕形唯待诺如金。
愁闻南院看期到,恐被东墙旧恨侵。
缁化衣空难抵雪,黑销头尽不胜簪。
数行泪里依投志,直比沧溟未是深。
两榜驱牵别海涔,佗门不合觅知音。
瞻恩虽隔云雷赐,向主终知犬马心。
礼闱后人窥作镜,庙堂前席待为霖。
已齐日月悬千古,肯误风尘使陆沉。
拜首敢将诚吐血,蜕形唯待诺如金。
愁闻南院看期到,恐被东墙旧恨侵。
缁化衣空难抵雪,黑销头尽不胜簪。
数行泪里依投志,直比沧溟未是深。
这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理想的追求。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职场不遇的无奈,以及对知识分子被边缘化的哀伤。
“两榜驱牵别海涔,佗门不合觅知音。”开篇便以强烈的情感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两榜指的是科举考试的名单,而海涔则象征着遥远和隔绝,表明了诗人在仕途上的无望和心灵深处的孤立。
“瞻恩虽隔云雷赐,向主终知犬马心。”这里的“瞻恩”指的是期待上天的恩惠,即便是这样的恩惠也被遥不可及的云雷阻挡,但诗人依旧坚信自己的忠诚如犬马般不渝。
“礼闱后人窥作镜,庙堂前席待为霖。”诗人的自比为后来者通过窥视古代圣贤之镜,而自己则在庙堂之前等待着像甘霖一样的恩泽,这里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敬仰和个人才华的渴望。
“已齐日月悬千古,肯误风尘使陆沉。”这是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那些被埋没的英雄和知识分子的感慨,他们的贡献如同日月一般永恒,而自己则不愿意在世俗的尘埃中迷失方向。
“拜首敢将诚吐血,蜕形唯待诺如金。”诗人以生命为赌注,将自己的真诚和忠心比作珍贵的黄金,这表达了他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守与牺牲精神。
“愁闻南院看期到,恐被东墙旧恨侵。”这里透露出诗人对于职场中的期限和考验感到忧虑,同时也担心那些陈年的宿怨会再次影响自己的前途。
“缁化衣空难抵雪,黑销头尽不胜簪。”诗人的形象在这几句中达到顶峰,他的精神世界如同被大雪覆盖,实质却如同被无情的岁月所磨损,头发也因忧虑而早白。
“数行泪里依投志,直比沧溟未是深。”最后,诗人用自己的眼泪来浇灌着自己的理想,即便是在广阔如沧溟的世界中,他的忠诚和执着也不减半分。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位知识分子对于自身命运、社会现实以及个人理想之间冲突的心声,充满了深刻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