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乘不受滓,了了月印潭。
笔墨戒尘障,禅悦可互参。
天龙在眉睫,虚白弥古龛。
上乘不受滓,了了月印潭。
笔墨戒尘障,禅悦可互参。
天龙在眉睫,虚白弥古龛。
这首诗《闻川十二咏(其八)雪龛问禅》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上乘不受滓,了了月印潭”两句,描绘了一幅高洁超凡、清澈明净的画面,仿佛月光映照在潭水中,清晰可见,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智慧的深邃。
“笔墨戒尘障,禅悦可互参”则进一步阐述了艺术与禅学之间的关联,强调了通过艺术创作来净化心灵,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喜悦,这种喜悦并非世俗之乐,而是源自于对宇宙真理的深刻体悟。
“天龙在眉睫,虚白弥古龛”则以生动的比喻,将高深的佛法比作近在眼前的天龙,而“虚白”则代表了内心空灵、无我之境,古龛中充满了这种宁静与庄严的气息,暗示着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佛法的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以及追求心灵净化和宇宙真理的不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