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天子兮尘外镳,登灵台兮意飘飘。
吾君得道兮异于是,不自求兮自逍遥。
彼天子兮尘外镳,登灵台兮意飘飘。
吾君得道兮异于是,不自求兮自逍遥。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彼天子兮尘外镳"中的"天子"指代君王,而"尘外"则象征高洁与超然,"镳"则有光辉闪耀之意,整句表达了对君主的赞美之情。
"登灵台兮意飘飘"中,"灵台"在古代往往指代祭天或观察四方的高台,此处可能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高度。"意飘飘"则表现了登临之后的心境,是一种超脱尘世、心旷神怡的状态。
第三句"吾君得道兮异于是",其中"得道"指的是君主获得了治国安邦的正道,而"异于是"则表明这种得道与众不同,有其独特之处。
最后一句"不自求兮自逍遥",意在说明君主无需刻意追求什么,因为他已经达到了自然而然、顺应天理的境界。"逍遥"二字,出自庄子,被用来形容一种自由自在、高逸洒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君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化君主及其治世方式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了古人对于超越尘世纷扰、达到精神自由境界的向往。
琅珰征铎戒徒驭,夹道浓阴涤尘虑。
肩舆南下邯郸南,又过西陵歌舞处。
玉颜霸业都成灰,石火电光安在哉?
寥落荒台长荒草,一树野棠台上开。
我欲吟愁愁日远,漳水东流流不返。
水边古渡夕阳斜,风卷黄沙眯人眼。
明星出地月堕城,白河斜挂西南楹。
丁冬细漏咽残响,兰釭短焰青荧荧。
隆准翁孙赤龙子,夜看真图倦朝起。
身轻梦入蓬莱宫,弱海三千一杯水。
七曜回光照玉堂,倒持北斗倾天浆。
绿华舞落玉条脱,醒闻坠地声锵锵。
半尺琼签报天曙,宫女起收仙掌露。
通侯更拜白茅人,岁星却入中郎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