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旅舍七首·其三》
《旅舍七首·其三》全文
宋 / 敖陶孙   形式: 古风  押[盐]韵

今晨日色佳,负暄就前檐。

晴鸢盘空阔,始觉天宇严。

怡然一欠伸,双峦引遐瞻。

亭亭倒枯荷,似是浮图尖。

出家本不难,贝叶明牙签。

但恐远公社,无酒与陶潜。

(0)
注释
日色佳:阳光明媚。
负暄:晒太阳。
晴鸢:晴朗天空中的老鹰。
天宇严:天空的庄重。
怡然:惬意地。
遐瞻:远望。
枯荷:枯萎的荷花。
浮图尖:寺庙塔尖。
贝叶:佛教经典书页(比喻智慧)。
牙签:精致的书签。
远公社:世俗群体。
陶潜:古代诗人陶渊明,以饮酒著称。
翻译
今日早晨阳光明媚,我坐在屋檐下晒太阳。
晴朗的天空中,老鹰翱翔在广阔的天际,让我感受到天空的庄重。
我惬意地打了个哈欠伸展身体,目光被远方的山峦吸引。
那孤独的枯荷亭亭玉立,仿佛寺庙塔尖的模样。
出家人生活其实并不艰难,书籍中有智慧如贝叶和精致的书签。
只是担心远离了世俗的群体,没有美酒可以与陶渊明共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的美好景色和诗人的心情。首句"今晨日色佳"直接赞美了早晨阳光明媚,诗人选择在前檐处享受温暖,"负暄"一词形象地表达了这个意境。接着,"晴鸢盘空阔"写出了天空的开阔和晴朗,鸢鸟翱翔,让诗人感到宇宙的壮丽。

诗人悠闲地伸个懒腰,目光被远处的山峰吸引,"双峦引遐瞻"展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神态。视线所及之处,"亭亭倒枯荷"如同佛塔尖端,这一景象引发了诗人的联想,暗示出超脱尘世的心境。

诗的尾联"出家本不难,贝叶明牙签"看似在谈论出家修行,实则暗含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最后,诗人以"但恐远公社,无酒与陶潜"表达了自己的忧虑,担心远离人群后,无法像陶渊明那样饮酒作乐,享受田园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心境,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对尘世生活的淡淡疏离感。

作者介绍

敖陶孙
朝代:宋

字器之,号臞翁,一号臞庵,自称“东塘人”。淳熙七年(1180年)乡荐第一,客居昆山。在太学,曾写诗送朱熹,又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历任海门县主簿,漳州府学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因临安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受株连贬官。官至温陵通判。宝庆三年(1227年)卒。著有《臞翁诗集》2卷,收入《南宋群贤小集》。《江湖集》、《江湖后集》可见其佚诗。
猜你喜欢

閒居感怀十七首·其四

贤有四海志,家无一金赀。

言高力不足,举世争笑之。

不如富侠子,钱刀散孤嫠。

闾阎称行义,赫赫名声垂。

(0)

蜀府遇夏时教谕次韵叙德言怀

周道昔沦丧,凤鸟收其声。

纷纷徇世士,各以智术鸣。

仲舒起西都,蜀汉有孔明。

下帷谈正谊,濡走济群生。

二子苟遇时,惠泽被孤茕。

惜其遭逢谬,不见礼乐兴。

迩来一千年,文献鲜有徵。

岂无辅相贵,未免利禄婴。

鄙夫何所知,浪窃当世名。

致君事莫及,好古心徒倾。

身疲道路长,兴入江山清。

偶随群臣后,获见百代英。

神姿俨渊肃,雄论极醇精。

德政尚宽和,西土臻治平。

福善固天理,愿治本民情。

昔叹贤豪稀,今见德位并。

寄言同袍子,拭目王化行。

(0)

处梦

处世皆如梦,惟吾识趣閒。

乾坤同逆旅,日月自循环。

觅句多临水,支颐或看山。

庄周与蝴蝶,犹在是非间。

(0)

槎峰杂咏六首·其五对池亭

一亭如瓮大,自可著閒身。

白首几时客,青山有限人。

到秋莲实老,得雨芡花新。

莫谓无心事,朝朝送日轮。

(0)

裴季和著存堂

白日山下没,长江天际流。

思亲无时已,寸心良悠悠。

高堂亲所憩,虚榻经几秋。

桑梓必恭敬,况此今尚留。

忆昔具庆日,艰难进庶羞。

吁嗟受君禄,庭树风飕飕。

(0)

拟古·其三

鱼戏莲叶南,花红水偏绿。

采花当及时,佳人美如玉。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