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不寐偶成》
《不寐偶成》全文
明 / 林大春   形式: 古风

虚名愧南金,拙性怜燕玉。

却怪昔时贤,悬经叩牛角。

羽翼笑黄公,纵衡嗟鬼谷。

天清月色孤,庭空松子落。

山童浑欲睡,宁顾黄粱熟。

(0)
鉴赏

这首诗《不寐偶成》由明代诗人林大春所作,通过对比和自省,表达了诗人对名声、性情以及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

首联“虚名愧南金,拙性怜燕玉”,诗人以“南金”和“燕玉”比喻珍贵的事物,表达自己对于虚名的不屑与自谦,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拙朴性格的怜爱。这种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自身价值的重新审视和定位。

颔联“却怪昔时贤,悬经叩牛角”,这里诗人对古代贤者的做法表示不解,他们为何要悬挂经典去敲击牛角,这似乎是一种奇特的行为,引人深思。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智慧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于古人行为背后动机的好奇与质疑。

颈联“羽翼笑黄公,纵衡嗟鬼谷”,诗人以“黄公”和“鬼谷”分别指代两位历史上的智者,通过“笑”和“嗟”两个动作,形象地表达了对他们的不同态度。对黄公的“笑”可能意味着对其策略或行为的讽刺,而对鬼谷的“嗟”则可能蕴含着对其智慧或命运的感慨。这一联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于智慧运用、人性复杂性的探讨。

尾联“天清月色孤,庭空松子落”,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画面,月光洒在空旷的庭院中,松子随风落下。这一景象不仅渲染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沉思考。最后两句“山童浑欲睡,宁顾黄粱熟”,通过山童即将入睡的情景,反衬出诗人的清醒与专注,即使黄粱(比喻短暂的美梦)已经煮熟,他也不为所动,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超然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名声、性情、历史人物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辩证思考。

作者介绍

林大春
朝代:明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猜你喜欢

喜潘通甫回郡

传道前驺入郡城,白狼山外一驰情。

谈锋暌远踰三月,使指间关涉几程。

我独贤劳肯嗟叹,国之武备藉经营。

公馀未省诗多少,愿借沧浪许濯缨。

(0)

观劈石

篮舆远冒西山色,宛转羊肠踏寒碧。

岩涯深处屡腾声,何事晴云多霹雳。

寻声迤逦过枯林,始见群工劈山石。

斧斤锋刃奚足云,铁楔纵横乃为力。

随文察理以段致,大或寻常小盈尺。

心冥手应出自然,不啻庖丁操騞砉。

问其勤苦将胡为,驱车运致希酬直。

牛山濯濯罹采伐,萌蘖悄如无夜息。

此山遭值甚牛山,攻击何年可终极。

石顽人智其奈何,智巧反为天地贼。

(0)

和陈述古仙居岩老堂诗

政暇此观书,心闲渭水渔。

宛然山叟室,移入县庭居。

雨霁群峰秀,风生一谷虚。

我朝求治功,好顾卧龙庐。

(0)

泛舟上湘口馆

潇水漫南来,湘川趣东下。

二水始相会,清豪不相藉。

山回石濑出,木老脩烟嫁。

泛泛白蘋洲,林风媚如画。

宿昔感骚愤,幽兴遥相借。

不谓垂老年,羁孤穷山舍。

潮来刺舟去,孤月临清夜。

安得跨鲸鱼,不复人间化。

(0)

诒隐者二首·其一

汝勿轻王侯,王侯非汝曹。

地势有轻重,太山与鸿毛。

鼓腹一欢笑,不知钟鼓豪。

我乐彼不预,山林且陶陶。

(0)

游鄠山诗十二首.白云道中

吏身拘绊同疏属,俗眼尘昏甚瞽矇。

辜负终南好泉石,一年一度到山中。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