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勿轻王侯,王侯非汝曹。
地势有轻重,太山与鸿毛。
鼓腹一欢笑,不知钟鼓豪。
我乐彼不预,山林且陶陶。
汝勿轻王侯,王侯非汝曹。
地势有轻重,太山与鸿毛。
鼓腹一欢笑,不知钟鼓豪。
我乐彼不预,山林且陶陶。
这首诗通过对比王侯与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简单快乐生活的向往和对权力地位的淡然态度。诗人以“地势有轻重,太山与鸿毛”开篇,巧妙地运用比喻,将王侯的地位比作泰山,而将普通人比作鸿毛,形象地说明了社会地位的悬殊。接着,“鼓腹一欢笑,不知钟鼓豪”,描绘了普通人满足于简朴生活,享受自然之乐的情景,与王侯的奢华形成鲜明对比。最后,“我乐彼不预,山林且陶陶”,表达了诗人宁愿选择山林隐居,过着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也不愿追求权贵的虚名和物质的富足。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晚过力力溪,溪水清可掬。
皎月悬林端,修竹如新沐。
下马入番社,番众一何肃。
灯前试细认,尔雅殊被服。
咨访听语音,通晓更娴熟。
圣治开文明,光被及番族。
应知久渐摩,秀发此先卜。
拱手进番童,经书果能读。
忠信自有基,礼义须涵育。
劝勉且丁宁,披月前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