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山隔风雨,芸观司阳秋。
厌作承明直,出为漳浦游。
问俗便桑梓,过家拜松楸。
锦堂事相俪,棠舍阴易留。
何来澜蠡间,何物辄负舟。
翻覆十年事,行止随坎流。
倘来岂不再,迟取终无尤。
太守执此往,邦人庶其瘳。
昔予援西铭,期子以前修。
愿觌弘济学,四海放一舟。
蓬山隔风雨,芸观司阳秋。
厌作承明直,出为漳浦游。
问俗便桑梓,过家拜松楸。
锦堂事相俪,棠舍阴易留。
何来澜蠡间,何物辄负舟。
翻覆十年事,行止随坎流。
倘来岂不再,迟取终无尤。
太守执此往,邦人庶其瘳。
昔予援西铭,期子以前修。
愿觌弘济学,四海放一舟。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文天祥所作,名为《送卓大著知漳州》。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知识分子的尊崇。
首句“蓬山隔风雨”,通过蓬莱山的神话传说,描绘出一幅风雨交加的壮丽景象,暗示着作者与朋友即将分别的情境。接下来的“芸观司阳秋”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之情,似乎是在感慨时光易逝。
其后的“厌作承明直,出为漳浦游”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即将赴任漳州一职的不舍和期望。这里的“厌作”二字,显示了作者对于朋友将离去而感到的不满,但也理解这是友情所托。
“问俗便桑梓,过家拜松楸”则是诗人对朋友即将到达的新环境表示关切,同时也表明了自己渴望得到朋友在异地生活的消息。这里的“桑梓”和“松楸”,都是家乡亲情的象征。
“锦堂事相俪,棠舍阴易留”则描述了一种温馨而又不愿分别的情感。诗人希望能够长久地保留与朋友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接下来的“何来澜蠡间,何物辄负舟”表达了对朋友即将开始新生活的一种祝福和期望。“澜蠡”指的是水波,“负舟”则是承载希望的船只,这里象征着朋友未来旅途中平安、顺利。
“翻覆十年事,行止随坎流”反映了诗人对友情长存和时间流转的一种感慨。这里的“翻覆”,意味着时光的流逝,而“行止随坎流”则表明了不论走到哪里,都要顺应命运的安排。
“倘来岂不再,迟取终无尤”这两句诗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情长久保持的一种愿望。诗人希望朋友能够回来,而且即使回来晚一些,也没有遗憾。
最后,“太守执此往,邦人庶其瘳”表达了诗人将这份情谊通过太守的身份传递给更多的人,希望能为人们带来安慰和启示。这里的“庶”,意指普遍、众多,意味着诗人的情感和祝愿是广泛而深远的。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文天祥作为朋友的情谊与对知识分子的尊重,也反映出他对未来充满期待,对友情持久不变的美好祝愿。
商飙起璿霄,爽气静瑶海。
圣皇抚时运,喜色动眉彩。
蜂旗伫西指,乘辕行北改。
涛声鼓万壑,夜半响竽籁。
汉仪欣复见,周鼎知德在。
猗欤沛中歌,云飞风正大。
投老溪南幸卜邻,一麾频见宠章新。
养花别圃成三径,种木佳城度十春。
前席遂孤明主意,留鞭难继澧阳尘。
空馀樽酒追随地,同社凄凉泪满巾。
才力轩轩动汉庭,清时指日致功名。
一同在昔歌遗爱,两郡于今有治声。
使节暂分秦望重,郎星初近太微明。
死生契阔空泉壤,赙典殊恩世亦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