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西道中作三首·其三》
《江西道中作三首·其三》全文
唐 / 张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秋滩一望平,远远见山城。

落日啼乌桕,空林露寄生。

烧畬残火色,荡桨夜溪声。

况是曾游处,桑田小变更。

(0)
翻译
秋天的河滩一眼望去平坦无垠,远远就能看见那座山城。
夕阳下乌桕树在啼叫,空寂的树林中只有寄生植物在生长。
烧荒后的余火还残留着暗淡的色彩,夜晚划船时只能听见溪水荡漾的声音。
更何况这里是曾经游历过的地方,沧海桑田,小小的景物变迁已经发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季山川的景象,充满了静谧与深远之感。开篇“秋滩一望平”即设定了一个广阔平和的画面,让人仿佛能看到那片汪洋的水面在秋日的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辉。紧接着“远远见山城”则将视线引向远方,那山城似乎就在眼前,却又带有一种遥不可及的神秘感。

诗人随后描绘了自然界的细节,“落日啼乌桕,空林露寄生”,这里“落日”指的是夕阳西下,那些黑色的鸟儿(“乌桕”)在暮色中啼叫着,这种场景常见于许多古典诗词中,用以表现秋天的寂静和萧瑟。而“空林露寄生”则是说那被落日余晖所照耀的林间,露珠挂满树梢,就像是自然界中的珍珠装饰。

接下来的两句,“烧畬残火色,荡桨夜溪声”,展示了诗人对秋天农事的关注。“烧畬”指的是农民在秋收后将田间的秧秆等焚烧,以肥田地。这“残火色”映照着晚霞,更显得秋意浓重。而“荡桨夜溪声”则描绘了夜幕降临时,溪流潺潺的声音,它们像是大自然的乐章,在静谧中回响。

最后两句,“况是曾游处,桑田小变更”,诗人表达了一种对往昔游历之地的怀念与感慨。这里“桑田”指的是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而“小变更”则意味着虽有改变,但总体而言,那些曾经游历过的地方依旧保持着原有的风貌。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作者介绍
张祜

张祜
朝代:唐   字:承吉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生辰:hù)(约785年—849年?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人们认为这是诗谶。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猜你喜欢

怨歌行二首·其一

膏沐徒为理,长宵恨有馀。

罗衣新染泪,明月怨离居。

(0)

进讲大宝箴效柏梁体

明明天子初垂裳,讲求治理资贤良。

前言炳炳森琳琅,其中法戒垂兴亡。

无然侈泰谦为光,惟怀俭德乃可常。

勉咨古训遭明昌,微文奥义相与商。

亹亹听之思深长,自牖纳约忠敢忘。

躬行不懈惟吾皇,从绳则直古所藏。

三代而下不足当,取法乎上虞与唐。

念兹在兹敬日强,克绥天禄休无疆。

(0)

赠田豫阳先生

神龙矫云穹,澍霖沛中野。

纤纤众草姿,濯濯受沾洒。

靡靡掇遗芳,荧荧照光冶。

岂惟矜昏瞆,将以开来者。

群流趋广洋,黄潦无废舍。

愿言策疲马,游戏山泉下。

会景吐奇葩,临流命清斝。

逸武敢追攀,所愧知音寡。

邀此琼瑶报,沈衷用申写。

(0)

镇海楼同惟敬作

一望河山感慨中,苍苍平楚入长空。

石门北去通秦塞,肄水南来绕汉宫。

虚槛松声沉暝壑,极天秋色送征鸿。

朔南尽是尧封地,愁听樵苏说霸功。

(0)

立峰

千仞冈头欲振衣,登高遗训自乎卑。

仰观碧落思经纬,俯瞰沧溟戒沼池。

径路多歧须决择,尼丘高耸可瞻依。

一中不易贞恒体,造化从分此不遗。

(0)

小金山话别·其四

去住一坡仙,风光故炯然。

橘霜明四野,花雨暗诸天。

石古生云瘦,江分得月偏。

坐空心已了,不语是参禅。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